【本報訊】被指是騷亂源頭的朗豪坊無牌熟食小販,經過通宵激烈衝突後,昨晚在砵蘭街「復活」,吸引不少市民到來「冒險」光顧。對於今次騷亂事件,有小販表示對警方和示威者同樣感到不滿,並嘆稱只想安安樂樂「搵餐飯食」。
記者昨日傍晚見到有多名食環署人員在朗豪坊對開的砵蘭街駐守,街上並不見無牌小販出現,但靜候至約晚上7時半,卻發現附近後巷原來別有洞天,有6、7檔無牌熟食小飯暗地營業,賣串燒、薄餅、魚蛋等,吸引不少市民到來「掃街」。至9時許,有小販趁食環署人員離去,即走出砵蘭街「光明正大」營業。
賣串燒的黃先生表示,他在前晚8時起開檔後一直躲在後巷,因知外邊衝突激烈。他對本土派不單不領情,更質疑示威者過激,甚至懷疑有人借他們「過橋」對抗政府。
不滿本土派行動過激
賣薄餅的蘇先生亦嘆稱只不過是想趁新年做小販賺一點錢,未料前晚旺角如此混亂,他同樣不滿示威者過激。另外多年前曾於旺角擺檔、現已轉戰黃大仙中心的栗子小販李先生,則表示對食環署不滿,指新年「搵吓食啫」,掃蕩並不合理。他指本土派激烈示威是幫倒忙,反令小販做不到生意。記者昨晚在黃大仙中心所見,約10檔熟食小販其門如市,但一談到騷亂問題,大部份小販直指話題敏感不願受訪。
多個關注小販團體昨晚發聯署聲明感謝民間團體熱心聲援夜市小販,但若演變為武力衝突,對解決小販困境幫助不大。團體認為夜市問題癥結在於食環署有權用盡,新春對各區夜市小販仍嚴厲掃蕩,致深水埗桂林街及屯門良景邨的夜市相繼發生衝突,不單令夜市這文化特色消失,也加深了官民矛盾。團體促當局新春假日從寬處理夜市,並考慮重發小販牌照。
■記者溫瑞麟、姜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