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籽】聚焦嘴眼 蘭影猴面

【科技籽】聚焦嘴眼 蘭影猴面

【科技籽:發燒專科】
猴年想應應節,不妨欣賞從南美洲引入的伯爵猴面蘭(Monkey Orchid),加兩分想像力,有嘴有眼,倒有幾分似猴子面相。如此難得一見,豈能不拍照掟上面書威威?來,跟花卉攝影師學習室外及室內拍攝技巧吧。

聶拜一(阿一)在九十年代是旅行團領隊,有次帶團到青藏高原,遇上一班蘭花攝影發燒友,團員隨口問他:「如果是你會怎樣影?」阿一試影後從此着迷,之後陸續購入器材,成為「攝影花痴」。拍攝花卉,阿一主要使用Canon 1DX,若遠遊則用較輕便的6D,兩部都是全片幅相機,成像質素高,配備一支100mm微距鏡頭和一支24-70mm鏡頭。
拍攝技巧方面,阿一說因為現在入冬,陰天時間長,若沒日光則需要閃光燈輔助,還應該帶備迷你噴水壺,輕輕灑一層水滴,花朵感覺會更新鮮嬌艷。另外,年花多數比較大朵,因此要特別留意主體,集中尋找焦點。如何可以令花更突出?如果拍攝場地花團錦簇,那就應用卡紙遮蔽背景枝節,務求令構圖不要太花,以便突出主體。

生長於厄瓜多爾的伯爵猴面蘭,嘴巴是白色部份的唇瓣,眼睛是花蕊,面孔是花瓣,像極猴子面相。

阿一:「三分影像,七分想像,影出來就會很像猴子。」

室內拍攝 帶閃光燈濾紙

最近新都城中心從南美洲引入稀有品種猴面蘭,香港蘭藝會會長朱劍虹:「猴面蘭在厄瓜多爾1,500至2,000呎高的深山生長,花期短暫只有一周,很易枯萎,今次在香港首次引入,實屬難得。」阿一拍攝猴面蘭時,發現有兩個難題,第一是現場環境,「在商場拍攝沒有自然光,要靠室內光,但室內光很多時都未必是白光,因此拍攝時要在閃光燈加入不同濾紙,自己控制光線和白平衡。」他即席示範利用商場射燈扮成月亮背景,再配合閃光燈,營造一幅有意境的月下賞花圖。第二個難題,就是要把猴面蘭影得像猴面,猴面蘭的眼睛跟嘴巴部份最似猴子,所以要突出這兩個部份,「要令雙眼好似望住你一樣,再加上嘴巴,三分影像,七分想像,影出來的效果就最像猴子。」真正的猴子通體是毛,阿一建議用微距鏡頭拍攝花瓣的絨毛層,這層絨毛越拍得銳利,感覺就越似真猴子,「方法是在花的背面打背光,猴面蘭的絨毛就銳利突出了。」

室外拍攝 帶另一半幫忙打燈

室外拍攝蘭花,又有甚麼需要注意?阿一專程往八鄉「日本千葉園」作示範,今次他用不同器材拍攝,「今日陽光充足,我拿了一支反射鏡頭,讓背景出現很多白色波點,這樣能令主體更突出;我又用了15mm魚眼鏡,因為本身有微距功能,可以令物件更誇張,從而令拍攝效果更特別。」另外,阿一也提議如到花墟或蘭花園等人多的場地拍攝,不妨帶同另一半前往,因場地不適合落腳架,便可叫另一半幫忙打燈。拍攝當日阿一便帶同另一半Hanna一起拍攝。不過大家千萬不要將另一半當成「人肉腳架」,應視作為拍拖活動呀。

香港蘭藝會會長朱劍虹稱:「猴面蘭最細只有1.8cm,最大有26cm。」

阿一技法

構圖簡單 

三尖蘭交配猴面蘭的雜交種,構圖別太花,用側邊另一蘭花做襯托就可以了。

善用現場燈光 

阿一利用商場射燈,拍攝的南美拖鞋蘭,就像月下賞蘭,甚有意境。

微距廣角 

在室外環境,利用微距的廣角鏡頭拍攝新品種醉如意,令花的主體更銳利。

打背光 

在戰鬥型猴面蘭的背後打背光,影到花瓣上有一層絨毛。

人肉打燈 

在人多地方,帶同另一半幫忙打燈,將趣與拍拖合而為一。

MCP新都城中心「猴面蘭花展覽」
日期:即日至2月12日
時間:12:00nn-10:00pm
地點:MCP新都城中心2期L1天幕廣場

蘭花十日淋一次水

蘭花如何保養?「日本千葉園」負責人小雲(圖):「平均十天至兩周淋水一次,水不可以太多,不可直接對着花灑水,否則花會垂下,應該用噴水壺向盆栽泥土灑水。如葉片有水便要抹走,防止葉片腐爛。溫度方面最好保持在攝氏20至25度,不可以低過攝氏15度,另外,通風很重要,環境也不可以太暗,需要少量光線。」今年日本千葉園引入兩款新品種蘭花,醉如意花瓣厚身,可存放約半年,紅色很迎合農曆新年氣氛;花仙子是最新從台灣引入的品種,香港首次出現,遠看也有點像猴子,相當應節。

花仙子

醉如意

日本千葉園
八鄉錦上路吳家村76號
(初三照常營業)

記者:馮永豪
攝影:許先煜、劉永發
編輯:陳漢榮
美術:吳子豪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