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洞 - 邁克

光榮洞 - 邁克

荷里活的步伐時常令人驚嘆行得快,打鐵趁熱緊貼潮流,金融風暴似乎才是昨天的事,血都未止《沽注一擲》就隆重公映,喬布斯逝世不過四年幾,傳記電影已經拍了兩部,可憐法斯斑德身水身汗模仿音容宛在的蘋果教主,演得好不好無人垂注,大家只着眼扮得像不像。其實這種拿拿臨複製歷史的風氣向來鼎盛,譬如奧遜威爾斯《大國民》影射的報業大亨威廉赫斯特,當時還生勾勾雄霸媒體,各種風流事蹟被放大不說,導演還兜口兜面拍主角衰收尾,有仇不報非君子,暴跳如雷的他命令麾下報紙全面杯葛,據說往後威爾斯事業頭頭碰着黑,這位幕後「奸臣」功不可沒。排山倒海的越戰影片,多到自成一類,七十年代末的《獵鹿者》和《現代啟示錄》算慢工出細貨了,烽煙未靖的一九七二伊力卡山便推出《不速之客》,講大兵不可告人的秘密,同年還有一部《Limbo》以守生寡為題,香港片商乾脆向程派名劇《春閨夢》取經譯作《深閨夢裏人》,老實不客氣把它當磨穿蓆軟性鹹片。
英國的《血濺桂河橋》五七年公映,距離戲裏描述的太平洋戰爭也很近,洋夫洋婦興致勃勃重溫不愉快的新鮮回憶固然使人驚訝,在東南亞居然大受吃過苦中苦的當地人歡迎,更有說不出的自虐性質。南洋人稱鬼佬為「紅毛」,我家隔壁便住了個年紀和我相仿的紅毛仔,爸爸似乎是英格蘭軍官,兩個語言不通的小毛頭,隔住籬笆也玩得興高采烈。多年後在三藩市同志出入的公廁見到牆上鑿了可供鄰格遞送性器的「光榮洞」,有種似曾相識之感,不禁莞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