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樂做肉類分割技術員的,還有32歲的田景錄(Ivan)。2008年港大化學系畢業,在吉之島做Management Trainee(管理實習生,MT),頭3個月到不同部門了解運作,3個月後,獲派「豬肉佬」工作,他不諱言慘叫一聲。「最多人揀零食雜貨部門,豬肉檔冇人肯揀,日式超市trainee都要由低做起,着住制服企豬肉枱,頭一個月,連切豬肉都冇機會做,因為唔識切,落錯刀好嘥,主力包保鮮紙!」
遭師奶當反面教材
豬肉檔制服無型又無格,那頂透明浴帽最致命,lvan直言最怕超市巧遇大學同學,但最傷一次,要數後巷掉紙皮箱一幕。「真係好似做戲咁,有嗰師奶同個女講,你唔讀書,第時就好似呢個哥哥咁」。大學生慘成反面教材,他百辭莫辯。
半年後,培訓部更邀請他將分割豬肉技術規範化。「嗰時成個部門最後生係我,聯絡咗澳洲肉類畜牧肉食協會,搵咗個師傅嚟香港教,跟澳洲行5級制,肉枱師父都要接受考核,取得認可資格」。lvan說:「好開心終於見到街市業界開新課程,呢行其實好專業,只係以前成日俾人睇小」。
這位肉類分割技術員並非浪得虛名,由煲湯豬肉的不同選擇,到不同級數的和牛及穀飼牛,以至刁鑽的肉眼頂、豬肋蓋柳,統統走不出他的法眼。「煲湯可以用瘦肉,想食埋嚿豬肉唔好嘥,就揀西施骨,再唔係就揀豬𦟌同豬筒骨」。這個新晉肉類專家,至今更榮升老闆賣肉。Ivan一年多前與肉類供應商好友Vincent侯振峰拍檔創業,將工作多年儲下的買樓首期統統押注,在工廠大廈開設肉類工場,又設門市賣刁鑽靚肉。
■記者呂麗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