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我豬肉佬,何嘗唔想成為偉大嘅舞蹈家?」看周星馳電影,有這樣一句經典對白。街市豬肉佬形象負面,業界宣佈將豬肉佬正名為肉類分割技術員,又與再培訓局合作,於農曆年後推出課程,吸收新血。職業看似低微,但其實卧虎藏龍:街市之花有OL唔做,寧願斬大嚿豬骨;大學生由豬肉枱做起,引進評級制度,甚至自立門戶做老闆。「正因冇後生願意入行,先容易發圍」。與別不同的想法,看得更遠,誰說豬肉佬不可以是夢想家?
記者:呂麗嬋
位於結志街的肉檔共5個人,平均年齡50,年紀最大的豬肉佬來叔,今年已80歲;30出頭的阿May許頴欣,年紀最輕,是唯一女將。「初初企肉枱,真係有遊客行過,話要同我合照;有啲客見我揸住把豬肉刀斬肉排,猛叫我留畀啲男人做,好搞笑」。有名你叫,「豬肉佬,畀廿蚊豬肉嚟」,行業陽盛陰衰,全港識開豬放血拆骨起皮的女刀手,十隻手指數完,劏豬劏牛一樣好刀工,阿May是第一人。
未天光返工 斬百斤生豬
「我諗都係唯一,因為根本冇女仔入行」,性格爽朗的小妮子自嘲大笑。紫色貼腳水鞋、粉紅polo恤加牛仔褲,頭髮簡單盤在腦後,零化妝仍出落標致。阿May這個街市之花,不是浪得虛名。記者站在肉檔門外一朝,5點半天未光已返工的她,一直冇停手,百斤生豬落貨,手起刀落切成6大件。前一分鐘才向OL教路「買乜肉煲湯最鮮甜」,下一分鐘已轉頻道,與外傭以英語對答如流。
「做律師醫生係專業人士,我覺得我都係專業人士,讀過吓書都識揸筆,揸咁大把刀就真係冇乜人識」。說來也是,大肉刀足5磅,手起刀落,少點技術和臂力也不行。她說:「其實都攰,最初由輕身細刀做起,要斬多幾刀,慣咗先轉大把。」May直言,當初入行,全為幫輕經營肉檔的父親,「請唔到人,上年農曆年,初一至初三只有我同老竇兩個人做,斬肉送貨肉枱賣一腳踢,唔幫手,得佢一個點得?」
「待遇唔差 一定唔會失業」
由豬肉枱揸筆做功課,變揸刀搵食,阿May笑說人生就是始料不及。「屋企人開舖頭,放假梗要落舖幫手,最初跟送貨,以前手機上網冇咁流行,坐喺度好無聊,就幫手洗豬雜,大個啲就試揸刀切嘢,見到啲師傅點做就跟住做」。出名孝順女,阿May對上還有兩個哥哥,個個做一陣就怕怕,只有她繼承父業,「可能我好勝,個個話呢行唔啱女仔,捱唔住,我心諗,廚師都有女人,點解唔得?」
越看輕越有鬥心,中五畢業有寫字樓工唔做,分割豬肉成了她的專業。「好多人話呢行厭惡,其實坐寫字樓都會悶,做銀行call客都好厭惡,呢行待遇唔差,最好嘅係經濟好唔好、股票係咪大跌,一樣有需求,一定唔會失業」。現時有穩定男友,阿May笑說從無擔心會嫁不出,「佢識我時知我做街市,先唔好自己睇唔起自己,日日同客傾偈,教佢哋唔同部位點食好,好有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