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母語 - 邁克

回歸母語 - 邁克

公仔箱傳來熟悉的行軍曲,我馬上認出是大衛連金牌經典《血濺桂河橋》主調,電影雖然從未完整看過,旋律耳熟能詳,有點像張愛玲短篇《心經》裏女主角許小寒向同學炫耀,「我爸爸沒有見過你,可是他背得出你的電話號碼」。二戰期間駐守東南亞的英軍,有賴這支興奮劑提神,鄉下有沒有英倫玫瑰盼郎早歸都好,也要靠左右出生入死的同僚扶持,操向光明前途的愉快調子起碼有止咳效用,藥到縱使不能病除,麻醉一下也是好的──你今天講了「恭喜發財」沒有?同樣的精神安慰。
法國大台黃金時段節目,聲帶當然不是原版,他們養在深閨的兒童耳濡目染,由細到大以為全世界都用merde表達不滿情緒,初次聽到原來有些民族衝口而出的是shit,驀然發現溫室外另有天地,肯定飽受文化沖擊。不過操法語的威廉荷頓口不對心是一回事,原書作者Pierre Boulle可是貨真價實的法國佬,一九四幾年身負秘密任務活躍新加坡,為祖國搜集軍情遭揭發,勞改兩年的經歷寫成暢銷書,版稅閒閒哋食過世,根據英譯改編的劇本渡過海峽配上法語,未嘗不算輾轉回歸母語,陰差陽錯忠於原著。
母語二字如此溫馨如此接地氣,天朝領導人不知為何恨之入骨,封之殺之而後快,最離奇的是他們推廣的普通話,自己吐出來鄉音濃得化不開,湖北的湖北河南的河南,和純粹相隔十萬八千里,方言的痕跡野火燒不盡,何必心狠手辣斬草除根?請看看近期方言電影《山河故人》和《老炮兒》,先勿論藝術成就,生鬼活潑的對白多麼可愛,假如全部配上標準普通話,太大煞風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