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經不是用寫的 - 蔣芸

食經不是用寫的 - 蔣芸

很喜歡看葉一南在「飲食男女」上的專欄「中環人食錄」,不僅是寫食物寫酒,還寫人情世故,寫歲月留聲,寫童年往事,憶苦思甜,算起來和他是兩代人了,卻能從他寫飲飲食食中看到了那人的性格;他有一種現代人早已失去的古風。
城中名店大班樓樓主,對飲食自然有獨到的心得才經營得有板有眼,叫好叫座,而他店中的出品,用的食材、烹飪的方法都堪稱掌握了精緻的飲食文化之妙,令人回味無窮,與俗人俗物的好什麼好什麼大異其趣,世有追逐浮名虛套的飲食男女,更有欣賞真味真功夫,不會人云亦云的知音客,青菜蘿蔔各有所愛也,他的擁躉屬於後者。
還是讀到葉一南寫四十年前他母親為了招呼同村好姐妹的遠道而來,幾乎傾盡所有去一盡地主之誼,直到功德圓滿才鬆了一口氣,着實令我感動。我在不同的人寫他們的母親中也看到我母親的影子,體會到有這樣品格的母親無言教誨之下,長大的孩子,日後踏入社會必定有立於不敗的本事,那種種能耐之中最可貴的是忠忠直直,不走旁門左道,不失本心,永不忘記母親的身教又能闖出一片自己的天空,不追求大富大貴,在日常生活中自有境界且能怡然自得。
葉一南寫遊蹤、寫飲食、寫人物、寫童年生活的甘苦,平實而溫暖,淡中有味,還有舉重若輕的一份瀟灑,見了他的面聽他講起吃的種種,不浮誇不炫耀娓娓道來更覺得他是文如其人,自有韻味和格調,其實食經和其他文章一樣,重要的不是用手用口去寫,而是用真心去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