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鵝×果籽】猴年愛自己

【小企鵝×果籽】猴年愛自己

今天是除夕,祝各位讀者新年快樂。
踏入丙申猴年,丙屬火,火爆馬騮仔,不期然令人想起了齊天大聖孫悟空,大聖爺的原型應該是來自印度教史詩「羅摩衍那」裏的哈努曼猴神,哈努曼一如孫悟空,在印度及南傳佛教國家一樣是個生猛活潑的英雄人物。
猴年如果介紹《西遊記》,相信大家認為太行貨了,今次介紹的漫畫小說是西遊記,但又不全是西遊記,書名叫《American Born Chinese》,作者楊謹倫上星期就在這裏介紹過,《American Born Chinese》得到美國國家圖書獎殊榮,也得到美國漫畫界最高榮譽獎項。
故事主線是講述作者對自己的亞裔身份,由討厭、抗拒、到認同的掙扎過程,確切反映出亞裔青少年的身份危機及日常生活面對各種問題。楊曾任老師,懂得利用文字細緻地描述學校的生活點滴。故事是三個平行發展的短篇,表面上三個故事互不關連,但到故事尾段,你又會發現他們原來環環緊扣。第一個故事源自孫悟空大鬧天宮最終被困五指山,作者加入個人看法,扣緊「身份認同」為主題。孫悟空欲加入神仙大家庭,卻被一眾天神排斥,盛怒下大肆搗亂,佛祖將他壓於五指山下,目的是要他認識自己,接受自己是猴不是仙,當他變成齊天大聖時,身形暴脹,被困五指山,直至被三藏點化,回復猴子真身,才可以輕鬆走出石洞。
第二則故事的主人翁叫王謹,是一名在唐人街長大的華裔小學生,他自轉到白人社區上學後,飽受同學排擠孤立,直至認識了從台灣來的同學孫為臣,算是有了朋友,跟大部份男孩子一樣,渴望得到女孩垂青,更祈求可以跟白人女孩拍拖,又怕宣之於口後被拒於門外。他給自己換上不倫不類的鬈毛髮型,為的只是希望在同儕中得到認同。

探討美國亞裔自我歧視問題

至於第三個故事同樣以校園作藍本,丹尼與Chinky是表兄弟,Chinky每年都來探望丹尼並一起上課,作者筆下的Chinky十足美國早期漫畫人物,作滿洲人打扮,頭上留着長長的辮子,加上他那不純正英語口音。每次Chinky出現,總會讓丹尼感覺很不自在,因為他覺得這位表兄弟全身上下,言行舉止完全沒有跟大隊,總讓他丟臉,每年學期完結丹尼為擺脫同學的訕笑而轉校,希望有新開始。直至有一天他失控怒摑Chinky,丹尼才發現Chinky原來是孫悟空化身。Chinky代表了土生土長的美籍華人第二代厭惡自己「中國的根」,就如當日孫悟空厭惡自己是猴子。
作者說故事的手法很特別,以三個表面毫不相干的故事說明一個問題:美國亞裔的自我身份認同,探討亞裔面對種族歧視、自我歧視及stereotype等問題,土生土長的華裔早已視美國為家,不但地域與中國疏遠,心理上對中國文化也有陌生感,進而厭惡漢字及討厭中國文化,以為擁抱白人主流價值就會找到認同,更甚者會覺得父母不夠美國化。作者語重心長說出要真正走入美國多元文化的主流,其實是找到真我,認識自己文化身份,不要「自我歧視」。

丹尼與Chinky的故事,反映了在美國土生土長的華人第二代厭惡自己「根」。

面書: http://www.facebook.com/Books4you

撰文:鄺穎萱
編輯:黃仲兒
美術:利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