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利是的學問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利是的學問 - 李兆波

農曆新年又來到,又是收利是日子。利是本身是一個祝福,現在變成發小財的機會,令很多小朋友在年少時接受了錯的理財概念,長大以後遇上不少的困難。
花掉每年收到的利是錢大大不妥,除非家境相當困難,否則應該把利是錢儲蓄起來,待將來才使用,這可以令小朋友學會了儲蓄的概念,而不是有錢時便花清光。另一方面,也可以藉利是錢來教導小朋友,沒有父母的「出」,便沒有小朋友的「入」,父母不給予利是,小朋友也難於收到利是,因此有些父母會把小朋友收到的利是錢扣除了封利是的支出後,才發放給他們。這不是有錢無錢的問題,而是令他們知道利是的資金來源。
有些父母容許小朋友在收到利是錢後,以「內容」審判派利是的人,如「那有人派5元利是……」,父母沒有禮貌,小朋友有樣學樣,一個沒有禮貌及修養的人,在將來一定不會成功。如果小朋友學會了用利是錢幫助一些有需要的人,如用利是錢購買一些有用的東西,作禮物送給那位派5元利是的長輩,或以利是錢請父母及長輩飲茶,或捐給慈善機構,這是否更好?
有人利用利是錢雪中送炭,他們知道一些家庭有金錢上的需要,自己的小朋友一無所缺,對方卻水深火熱,於是給予他們的小孩較大封的利是,除了足夠支付對方的成本,也可以有餘錢給對方家庭使用。
用利是錢作投資,是投資問題多於利是問題。一年有1,000元利是,10年有1萬元,由父母購買iBond收4厘息,是不錯的選擇。

李兆波
中文大學商學院助理院長
會計學院高級講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