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籽:馬路起義】
農曆新年,駕車拜年者眾,屋邨與鬧市車海處處,找車位甚艱難,就算有位,泊車稍不留神就會揩花撞扁。很多車主都愛加裝汽車前後鏡頭,前鏡頭主要記錄行車路況,遇意外成呈堂證供,後泊鏡頭則主要輔助泊位。究竟後泊鏡頭是否較泊車感應器更實用?今日找來台灣出品的Mio MiVue 688D前後鏡頭作實際測試,由職業司機講講後泊鏡頭有幾實用。
王健雄(Sam)現為GoGoVan司機,坐駕是Toyota Hiace,他認為汽車只裝感應器是不足夠的,因為感應器有盲點,「以下是親身經驗,我曾經駕駛一台沒有後泊鏡頭的Alphard,有一次好不幸,泊車時打算泊在兩支燈柱中間,誰知道中間還有一支較矮的燈柱,我就撞正那支矮燈柱,因為它正正避過了感應器。這件事告訴我,汽車感應器是有盲點的,有後泊鏡頭才能減少意外發生,有畫面是最好的。沒錯,我們學車時也沒有感應器輔助,純粹靠肉眼看位,駕駛靠感覺,泊位也靠感覺,但若然有後泊鏡頭,就能夠百分百確保不會碰撞到其他物件。」
泊車感應器有盲點
安裝後泊鏡頭也有講究,Sam曾經發現有車主將後泊鏡頭安裝車內,他認為效果並未最佳。「因為安裝後泊鏡頭,就是為了能夠看到後面的車或交通情況,作為一個參考。如果後泊鏡頭安裝在車身下方,即近車牌位置,那車向後行駛時,司機的視野可以變得更廣闊,此舉其實同時也在保護後面那台車,令自己的車不會撞上去,這才是安裝後泊鏡頭的目的。」他進一步解釋:「現時有很多不同角度的鏡頭,90度、180度甚至魚眼鏡,車主可以看自己的實際需要而作出選擇,我則較關心夜攝功能。正如過農曆新年般,拜年由朝拜到黑,若晚上泊錶位,夜攝鏡頭越清晰越重要。」
至於安裝後泊鏡頭是否必須,Sam說自己多年來已經習慣用肉眼和感覺泊車,已達所謂「人車合一」之境,後泊鏡頭只是作輔助用。另外,他亦認為外購添加的後泊鏡頭與新車內置的後泊鏡頭有分別,分別在於內置鏡頭會顯示泊車線,對新手斜路泊車時幫助較大,「有時倒後泊車,鏡頭有線都是一件好事,因為能夠讓你預測在斜路倒後泊車時的路線。如果純粹只靠聲音和肉眼看,可能會較為危險,因為一鬆少少brake,速度就可能霎時加快,新手會控制不到突如其來的變速,有線是較冇線為佳。」
泊車後可監察異動
汽車鏡頭不只用來輔助泊位或錄影,更可以為汽車增值功能。正如這次測試用的Mio MiVue 688D,雖然沒有顯示泊車線,但前後鏡頭兼備,f1.8大光圈、1,080p攝錄功能是基本,還有「大燈提醒」功能,在晚上行車,如果車主一時失魂沒開大燈,Mio MiVue 688D會感應得到,並提示車主開啟。更貼心的,它是會提示你香港固定的快相位置、時速限制。汽車泊好後,還可以使用繼續監測車外情況的駐車模式,有任何移動物件,例如人和汽車行過,它會自動分段錄影以作不時之需。另外還有碰撞後的即時分段錄影、前車距離提示等等,以增安全性。但建議車主將汽車鏡頭直接接駁車的電池,才能讓駐車模式24小時不停循環錄影。
查詢:
Good Century
荃灣海盛路9號有線電視大樓29樓07B室
記者:梁立勤
攝影:梁志永
編輯:陳漢榮
美術:利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