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TSA的去向還未搞清楚,教育局又出諮詢文件建議中小學生要學簡體字。Come on,問問身邊懂讀簡體字的人,都知道簡體字是不用上堂學的。先學好五千年流傳下來的繁體正體字,之後,想看簡體字,最多用你一、兩小時適應,便能閱讀簡體刊物了。
不信?那你也該相信市場力量。常說中國是塊大肥肉,於是很多人學普通話,於是坊間一堆興趣班深造班教普通話,但你幾時見過有人開班教簡體字?無需求便無供應,原因很簡單:簡體字,需要學嘅咩?
內地人要學,是因為簡體字是他們第一種必要掌握的文字,所以他們得由幼稚園一撇一捺地學上來,正如我們由幼稚園一點一劃地學好繁體字一樣。然而,由繁而簡,輕而易舉,根本毋須佔用寶貴課時,更毋須煞有介事地成為教育政策——除非,這裏隱藏着政治任務。
要擴閱讀面不如學德文
大家又想想,老師該怎樣教小學生簡體字?「嗱,同學留意,爱(愛)字係冇心㗎,面(麵)就冇麥,記住,开关(開關)係冇門嘅……」唉,這教我們偉大的祖國情何以堪。就像親中團體安排學生到內地交流,認識國家,結果學生都認識到不能上facebook,體會到失去自由的滋味。
教育局說建議是希望「擴大學生的閱讀面」,拜託,你拉扯到這個層次無人會反對,但簡體字並不能成就很多。思前想後,不如學德文啦!回望歷史長河,幾多哲學巨人都是德國人,像康德、尼采、黑格爾、叔本華、海德格爾和馬克思,能讀懂他們的巨著,就是入到金礦尋寶。教育局,你不如推廣德文吧!
作者蘇菲,有小型飛機師牌的媽媽,拒做直升機家長,讓孩子翱翔。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蘇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