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首宗本土感染 患者性接觸染寨卡泰國澳洲均爆新個案

美首宗本土感染 患者性接觸染寨卡
泰國澳洲均爆新個案

寨卡病毒(Zika)對全球威脅持續擴大,美國出現首宗本土感染個案,患者更是經性接觸染病,此前也有寨卡病毒存在於精液例子,但科學家未能掌握病毒能存活多久,令當局制訂防疫指引有武斷性。世界衞生組織成立全球應變小組,而泰國、澳洲、愛爾蘭與智利都出現新個案。

巴西小頭症個案急升至4,783宗,最少72嬰兒夭折。美聯社

德州達拉斯衞生部門前天通報美國首宗本土感染個案,患者之前未曾出國,卻跟近期到過委內瑞拉後患病的伴侶性交,由於當地沒有蚊傳寨卡個案,故相信由性接觸傳染,當局無交代患者性別。
專家上月底警告病毒可能經性接觸傳播,並列出兩病例,大溪地一名44歲男子2013年在法屬玻里尼西亞染病後痊癒,血液再無病毒,但法國科學家去年在其精液發現存活的病毒,由於他多次出現發燒等病徵,科學家未能確定病毒存活了多久;另在2008年,美國一名瘧疾專家在塞內加爾採集蚊樣本時多次被叮,返國後未曾出國的妻子亦染病,相信是經性接觸傳染,但該病例未獲官方確認。
美國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CDC)接報後即時更新指引,呼籲到過疫區男士性交時戴安全套,但未寫明措施要執行多久。之前兩例子男患者精液都帶血,而寨卡病毒一般在痊癒後一至兩周內從血液消失,英國和本港衞生防護中心都建議,男性到訪疫區後28日內應戴安全套性交。但美國國家過敏及傳染病研究院院長福西承認,醫學界仍未了解病毒可在精液存活多久;世衞發言人亦指有需要研究傳染會否涉其他體液。

印度藥廠稱已研發疫苗

各界越趨關注寨卡病毒是否有其他傳播途徑,德州大學專家提醒,最近有證據顯示病毒會在患者唾液存活一段時間;另有專家指澳洲一名27歲男子去年被猴子咬傷後染病。英國有傳染病權威警告,疫情可能污染血庫,美國紅十字會前天呼籲到過墨西哥、加勒比、中非與南非等地人士28日內不要捐血,英國另加禁有關人士捐器官。
將疫情列為國際公共衞生緊急事件後,世衞前天成立全球應變小組,在全球近30個地方,特別是較貧窮國家設監測點緊貼疫情發展,並警告亞洲地區中以南亞特別高危,亦可能在春夏擴散至歐洲。泰國前天確認再有本土感染病例,患者是未曾出國的22歲男子,印尼昨亦新證實去年有一宗本土病例;愛爾蘭有兩人外遊後染病;智利有3人染病,分別到過巴西、委內瑞拉及哥倫比亞;澳洲有兩人亦在加勒比回國後染病。疫情最嚴重的巴西,小頭症個案過去一周就增加404宗至總數4,783宗,最少72名嬰兒因而夭折。
藥廠正加緊研發疫苗。印度Bharat Biotech公司昨稱已研發世界首個寨卡病毒疫苗,已準備作動物測試。法國賽諾菲藥廠(Sanofi SA)前天宣佈已開始研發疫苗;南澳大學表示正跟當地生物科技公司Sementis合作;美國紐琳基因公司(NewLink Genetics)亦加入了研究;日本武田藥品昨亦加入,是目前參與研發疫苗的最大規模藥廠。
路透社/德新社/美國《紐約時報》

寨卡病毒Q&A

Q:哪種蚊可傳播寨卡病毒?
A:主要透過埃及伊蚊傳播,香港沒埃及伊蚊,但白紋伊蚊或可傳播。
Q:感染後有甚麼病徵?
A:沒病徵或病徵輕微,如發燒、出紅疹、疲倦及肌肉痛等,症狀2至7日消退。
Q:感染後會否有併發症?
A:孕婦感染或令嬰兒患上小頭症。2013至14年法屬波利尼西亞及今年巴西爆發病毒,可致命的吉巴氏綜合症個案也急升,專家正研究兩者關連。
Q:有沒有藥物治療寨卡病毒?
A:暫沒針對性藥物。
Q:如何預防感染?
A:孕婦及計劃懷孕女性應避免到疫區;曾到疫區者返港後14日內搽驅蚊劑防止蚊媒叮咬後在港播毒,28日內不能捐血,男士28日內性交應用安全套。
資料來源:衞生防護中心及《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