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即將踏入猴年,又是善信到廟宇祈福之時。上頭炷香、拜太歲、拜車公,各有傳統習俗,蘋果請來專家,一一為讀者解開疑團。
記者:潘婉玲
攝影:麥超億、周子惇、張鼎和
農曆新年傳統習俗,不得不提「壓歲錢」。相傳遠古時代有一名「祟」的小妖,每年除夕夜裡出來,專門摸熟睡小孩子的腦門。小孩被摸過後會發高燒、說夢話,退燒後就會變成癡呆瘋癲的傻子。家長怕祟妖來傷害,除夕整夜亮燈不睡,叫做「守祟」。
為避祟妖護孩子,家長亦將銅錢放於孩子枕邊,後人稱之為「壓祟錢」,「祟」與「歲」發音相同,逐漸演變成「壓歲錢」。
時至今日,每年大除夕,不少善信也會到黃大仙伺上頭炷香。外界對上頭炷香的時間,有兩種說法:分別為大除夕晚11點,以及大年初一凌晨零時。「子時係11點,所以11點開始係冇錯。」嗇色園董事柯偉順解釋說。今時今日大部分市民以西曆計算,一般是以凌晨零時作為一天的開始,因此黃大仙祠於這兩個時間,亦會舉行上頭炷香儀式,方便市民。
假如人在外地,或各種原因,未能親身前往,柯偉順認為,善信可於家中參拜,也不必刻意選特定方位進行,「最重要係心意,大仙會收到!」
玄學角度則比較講究,玄學家區仲德提醒善信,上頭香時最好穿紅或黃色衣服,切忌衣着暴露及講粗口。他指,由於龍與猴相合,善信可佩戴龍的生肖飾物。參拜的方位亦有講究,「求財運事業,向正東方嘅財神位拜;求姻緣添丁,向西北方嘅喜神位拜;求學業健康,向西南方嘅貴人位拜,就掂晒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