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署指空置率高擬改建40年熟食市場瀕關閉 食客:每日塞滿人

規劃署指空置率高擬改建
40年熟食市場瀕關閉 食客:每日塞滿人

【本報訊】審計署去年批評全港多個熟食小販市場空置率高,建議整合市場及遷出檔戶。空置率居首位的深水埗汝州西街熟食小販市場首當其衝,規劃署擬收回用地,改劃為商貿用途。不過記者近日到訪該市場,發現午市時段客人甚多,落雨加上寒冷天氣仍幾乎座無虛席。區議員認為政府混淆了檔位空置率與食客使用率,檔主則表明不接受搬遷。
記者:梁佩珊

審計署報告指,深水埗汝州西街熟食小販市場空置率全港居首,26個檔位中,現時只餘下3檔仍在營業。規劃署於去年6月提出將該幅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改劃為商貿(5)用途,拆遷熟食市場。
不過,本報近日到訪這個已有近40年歷史的熟食市場時,發現午市時間幾乎全場座無虛席。文樂牛雜茶水雲南米線的檔主林少文說,在這裏經營已有10年,去年10月食環署跟他及持牌人開會,林選擇再經營3年,3年後視乎賠償金額再停止營業,現階段不接受搬遷及賠償。

現只剩3檔 每月生意額50萬

林少文說:「我呢度有錢賺,生意過得去,早午市好多客,尤其冬天,係夏天差啲,不過都仍然有錢賺。」維記大牌檔的檔主鄭婆婆亦指不願搬遷,除非賠償充足,「你叫我搬去邊?𠵱家我哋啲夥計唔使搵食?」現時仍在營業的3檔小販每月生意額20萬至50萬,均只經營早市及午市。
熟客也希望市場可保留,附近工作的呂先生及吳先生在附近工商廈任職物流工作是熟客,「一星期(返工)6日,一星期會嚟11次,早午餐都嚟」,他們不認同審計署及食環署高空置率說法,「每日塞滿食客,係得夜市冇人,因為呢度係唔會做夜市」,對於政府提出關閉,他們指附近熟客會反對及不捨,「拆咗冇地方食,附近連鎖店貴,35蚊有魚有飯有嘢飲,邊度搵?」
深水埗區議員覃德誠認為,當局不能因檔位空置率而漠視食客的使用率,不能抹煞食客多的食肆。汝州西街熟食小販市場於1977年啟用,佔地757平方米,原本有26個檔位,現時只餘下3檔。小販食肆越來越少,當中不少小販因陸續去世或交還牌照,新的小販難以申請牌照填補,導致熟食小販市場空置率高。
在昨日深水埗區議會,規劃署提出的修訂改劃用途用地,並通過此政府用地為商貿用地,但實際方案仍未有定案。

政府擬關閉近40年歷史的汝州西街熟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