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年飯易食肥全素「撈喜」更健康

賀年飯易食肥
全素「撈喜」更健康

【周三識食】
【本報訊】猴年快到,飯局接踵而至,但大飽口福之餘,也要提防墮入增磅陷阱。營養師指出,傳統賀年餸菜如豬手、鵝掌都是高脂肪、高熱量,宜食一件起兩件止,又建議賀年飯加入多些蔬菜,避免「碟碟肉」,素食人士用上湯煮素菜則比南乳炆齋健康,推介自製素菜「迎猴撈喜」健康賀年。
記者:梁麗兒

註冊營養師周詠苑表示,賀年飯往往如「九大簋」,一餐估計會攝取至少1,000至1,200千卡(卡路里),比成人建議一份正餐攝取500至600卡路里多出近1倍。傳統賀年飯以肉類為主,蔬菜較少,如白切雞、乳豬、燒肉、南乳炆豬手、髮菜蠔豉炆鵝掌等。其中有好意頭的豬手、鵝掌,屬高脂肪、高熱量,建議吃1至2件已足夠;肥胖人士、膽固醇過高、糖尿病患者更應避免食用。
着重健康人士,可增加餸菜的肉類選擇如海鮮,建議選用鮑魚、海參、帶子等較低脂肪的食材烹調賀年飯。周舉例如蒸帶子或鮑魚、白灼蝦、蒜茸蒸開邊蝦或蒸魚等。炆豬手或鵝掌的「打底」生菜、髮菜,因混入芡汁也帶一定油份,同樣不太健康,可改用其他健康配搭,例如瑤柱蝦米上湯浸津白、瑤柱節瓜甫、鮑魚灼生菜、西芹或蜜糖豆炒蝦球、燈籠椒炒帶子等。

周詠苑倡製「迎猴撈喜」,健康過年。彭志行攝

「食餸唔食飯」熱量更高

賀年飯多美味佳餚,不少人會「食餸唔食飯」,周指減少或不食飯,隨時令人食更多餸菜及肉類,吸收熱量更高,故應避免在飯聚中不吃飯。要減少全日食肉量,進食賀年晚飯的日間應減少食肉,食肉時最好去皮及去肥膏,例如白切雞去皮、蒸魚「唔食皮」。
新年煮素菜是否健康,選材及煮法很關鍵,周稱,枝竹、生根、豆腐卜、素鴨及素鵝經油炸,脂肪較高,建議改用其他不經油炸食材如素雞、豆腐乾、鮮腐竹、毛豆百頁等。用上湯烹調,如脫脂上湯或雞湯煮素菜較佳。若要炒素菜宜少落油,避免使用高鹽份的南乳醬煮齋。另推介用紅蘿蔔、紫椰菜、菇類、素雞及原味杏仁等食材,炮製素食「迎猴撈喜」,增加蔬菜攝取。周又建議煲雞湯用脂肪較低的烏雞,並要去皮,煲豬肉、瘦肉、豬𦟌的脂肪較低,螺片、螺頭、花膠均為低脂湯料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