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一週,過年,為家人及自己於寒冷天氣引致傷風感冒咳嗽善後,須先吃清淡精進用以迎接、平衡年節期間豐富飲食,家中幾乎每頓飯都環繞皮蛋、鹹蛋、鹹瘦肉粥,白烚青菜、鹹鮮馬友、蒸水蛋、白飯。
午夜過後仍未將功課做好,晚飯吃得太清淡,讓饑腸轆轆,攝身到樓下廚房尋吃填肚。餐桌上數十鐵罐另加數十膠袋,裏面內容單一,都是這兩天新鮮製作的賀年小吃:芋蝦。
辛勞兩天炮製,弟婦將幾近90巴仙製成品都包裝妥當,準備送予親朋戚友,餘下有限,還須拜神。當中一大包為製作過程脆折下來的芋蝦碎,不浪費,保留自用,正好,當夜宵,解解饞。
母親離世後,炮製應時小吃、點心經手人轉為弟婦及跟隨母親好幾年、得廚藝真傳七、八成來自印尼的家務助理。蘿蔔糕、番薯粿仔、脆角仔、紅豆沙油角,還有這味香脆無限芋蝦,二人基本上掌握母親手勢八、九成,唯煎堆、尤其純手藝雞蛋粿仔,雖非一籌莫展,只為免相阻傳統含意及好意頭,都沒勇氣在過年前試探功力,要吃?避免新正頭衝撞,必須過了春節再算。
自從好友肥佬好幾年前入冬後,跑到粵北山區、靠近湖南省界樂昌掘得幾乎兩英尺高,特級肥碩炮彈芋頭送給我媽,每年年前除我們吃得世上至粉綿香噴桌上芋頭菜式,年節小吃芋蝦,必亦以樂昌芋頭製作,吃來特別香、特別脆!
母親的芋蝦只用極少鹽巴來調味,盡量保持芋頭本來味道。不曉得原味、淡味,只知濃郁滋味者未必完全掌握我家芋蝦、嚐得味之真諦。
今番隨俗,除按照老規矩以母親手勢做出舊時質感滋味,也有一部分,加入少少砂糖,加多點白芝麻,還有未曾試過、滲入黑胡椒碎粒,經過慢火油炸,味道濃郁,與母親手勢出現頗不一樣味覺享受及口感。
紅玫瑰、白玫瑰,各具特色。
這以後除尊重傳統作基礎,也作出叛逆反差,刺激固有味覺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