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入境處關注印度、越南及巴基斯坦等南亞地區有中介人提供「一條龍」服務,涉嫌安排當地人來港提出免遣返聲請,當局研究在相關輸出免遣返聲請人士的高風險國家,設立預檢措施,打擊有關不法行為,防止機制被濫用。據悉,其中一個考慮方案是仿效澳洲及台灣的電子簽證模式。
入境處處長陳國基昨指出,免遣返聲請機制有被濫用,近期以不同途徑非法入境的個案大幅增加,部份聲請人是被捕時才提出免遣返聲請,而且會在當局處理個案時不斷拖延。去年聲請人抵港後提出免遣返聲請數字有明顯上升,單是去年經管制站轉介的免遣返聲請個案有322宗,比前年的200宗增加61%。
預先審核背景
為防止機制被濫用,該處研究從入境源頭着手,考慮在相關輸出免遣返聲請人士的高風險國家,設預檢措施,以便該處可預先審核背景等。但印度及巴基斯坦等南亞國家是免簽證,如何預檢?陳坦言,任何免簽證安排及政策都可以調整。據悉,當局研究預檢方案之一,是仿效澳洲及台灣的電子簽證模式,「盡量唔影響正常訪港旅客,但又可以有效制止假難民」。
入境處將計劃向立法會財委會為新一代電子特區護照系統申請撥款,陳解釋現有系統已老化,保養維修出現困難,需開發新系統支援。
■記者謝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