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不可任性 - 陶傑

感性不可任性 - 陶傑

藝術家艾未未在丹麥開展覽,剛遇上丹麥政府宣布沒收入境定居的敍利亞富裕的「難民」的財產。艾大師很憤怒,覺得有違人道,宣布半途撤展,以示抗議。
艾大師藝術家性格,感性過度了。第一,丹麥如何處理已經安置的敍利亞難民的身分,是丹麥東道國的內政。丹麥是民主自由國家,不是納粹,沒有將難民送進煤氣室,不值得艾未未撤銷其大作展覽。
這樣的反應,可能是出於一個藝術家必須持有的左翼立場。又或許艾未未大師對於「沒收財產」有歷史上的創傷,想起一九五〇年毛澤東的土改和以後的所謂公私合營。
正如德國的女總理,無上限收容中東難民,讓成千上萬的難民一上岸登陸就領取公共房屋津貼,連難民集中營也不敢建。因為德國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猶太人滅絕,尚有歷史創痛,覺得一旦建立難民集中營,會遭到世界指摘,說是納粹勢力思想復辟。
德國女總理也感性氾濫,看見一張三歲小孩淹死伏在沙灘的照片,觸發母愛,盲目作出了一個令歐洲陷入大災難的決定。藝術家如艾未未,撤銷展覽抗議丹麥政府,也是感情氾濫的結果,未免令人遺憾。
活在感性世界裏的人,往往很難認清現實世界裏的理性。丹麥政府不是一九五〇年的毛澤東政權,德國的默克爾夫人,至少也應該有一股清醒的自信:今日的聯邦德國政府與納粹希特拉是兩回事;正如今日的日本自民黨政府,與七十多年前的東條英機軍事政府是兩回事。這個世界總有愚昧或奸詐的人,糾纏於歷史的片段而不斷偷換概念,往德國臉上抹黑。你恐懼這等愚昧或陰險的輿論而遷就調節,一味以為「人言可畏」,最終對方得寸進尺,你只能淪為被征服的一方。
難民的定義是什麼?丹麥政府判斷難民的資格,自有理性的標準。進入歐洲,又要領社會福利和公共房子,一家大小總不能全身都穿戴名牌,而且還有瑞士戶口。丹麥政府沒收所謂難民的財產,是正告天下:我們不歡迎不老實的人。艾大師有什麼好抗議?
中東難民的鬧劇,最終可能令歐洲沉淪,也令西方文明陷於萬劫不復之境,歐洲尤其是德國,必須有第一流的領袖。當前亂世,歐洲不能容許婆婆媽媽的大嬸做舵手胡亂指揮。而藝術家在這個時候,如果不太懂得政治而富有良心,則要認清地理,丹麥到底不是中國,正如歐洲也絕不容許變成伊斯蘭的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