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論粵語】白雪雪圓轆轆 英國教授真心like

【妙論粵語】白雪雪圓轆轆 英國教授真心like

我口講我心,最幸福。所以話有得講廣東話的孩子像個寶。廣東話勢危,但就有外國人表示鍾情。在香港大學教粵語語言學的英國籍教授Stephen Matthews,中文名是馬詩帆,溫文爾雅的他講廣東話時語調稍慢,未至於字正腔圓,但非常流利。「名係太太幫我改嘅。」學語言不二法門,當然是跟另一半學。太太是香港人,近水樓台。除了跟她日講夜講,他那些年還看廣東話電影,也讀口語寫成的小說。「20幾年前睇《小男人周記》,因為比報紙寫嘅易明好多。」他會與時並進,現在讀的已變成高登小說《男人唔可以窮》!

「我喜歡廣東話,因為成日都有新講法,有新嘢可以研究。」不過他有時也給潮語難倒,笑言學懂一個潮語時,那潮語就不潮了。「例如我會講『升呢』,但其實𠵱家唔興啦!」

他讚廣東話表達方式活潑多變,其中一大特色是一個形容詞會配一組叠字,用以加強語氣,例如「紅噹噹」、「乾爭爭」,形象頓時鮮明。試想想,你話人肥同話人「肥揗揗」 ,後者絕對係乞人憎100倍的。

他又提到這個ABB字式,後面叠字有時現在看來仍解得通,例如「白雪雪」應來自下雪的「雪」、圓轆轆就是車轆的「轆」。可是有些經過演變,已難找到字的來源了。

馬詩帆說政府「當廣東話冇到」,覺得土生土長的小朋友如無法再講廣東話好可惜。

《Bilingual Child》由他與同是語言學家的太太合著,書封面的正是太太與兩名女兒。

他20多年前的「中文啞老師」是阿寬的《小男人周記》。

記者:葉青霞
攝影:鄧鴻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