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局派錯津貼向教師追討

教局派錯津貼向教師追討

【本報訊】教育局疑行政失當,誤發署任文憑教席津貼逾十年後,突發現派錯錢遂以扣起恒常津貼手段追回款項,並着學校自行解決。20多名教師向教協及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求助,有個案被追討金額達40萬。葉建源指事件純屬教育局出錯,加上該批教師已完成署任職務,理應獲得津貼。

葉建源:沒理由回水

事件源於中學文憑教師(CM)職系升職待遇規定含糊而致。教協會長馮偉華指大部份中學教師屬學位教師(GM),據《資助則例》,在署任較高職位時可享署任津貼,直至升職、調職或離職。他指條例雖無明確寫出文憑教師應否獲署任津貼,但各中學一直都在他們署任職位時一併申請津貼並獲批。
但至2013年,教育局突稱《則例》下文憑教師並不可享有署任津貼,並向學校追討款項,包括在發予學校的恒常津貼中扣數,但僅着學校自行向教師協商如何處理。
葉建源認為,事件起因是《則例》條文不清,沒寫明文憑教師署任期間安排。他又指教師在署任期間有履行職務,理應獲發薪金及津貼,沒理由要「回水」,「老師喺成件事入面最無辜」。
教育局回覆傳媒查詢時指,為免延誤學校支付教師薪金,包括署任津貼,教育局會先依照學校填報資料發放津貼。局方又指因學校已承諾會把津貼退還,故若當局發現有誤,定必要求校方糾正。
■記者于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