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法會財委會討論港珠澳大橋追加撥款申請時,財委會主席陳健波在毫無理由支持下,中止辯論,強行表決,引來數名立法會議員衝上主席台強行阻止。
過往大家看台灣立法院過往打架的情節,甚至2014年太陽花學運學生佔領立法院,只會認為台灣人激進不理性。但只要比較一下陳健波的野蠻決定,以及太陽花學運的背景,就不難猜到香港人終有一天可能要學起台灣人在議會打架,甚至衝入議會大樓作出佔領的舉動。
2014年3月18日為何台北的學生要佔領立法院,引發終結國民黨在台灣政壇霸主地位的太陽花學運?因為3月17日下午,國民黨籍立委張慶忠要強行召開討論兩岸服貿協議的會議,並且在三十秒內便片面宣佈要將協議交立法院院會存查,因此令張慶忠得「半分忠」的稱呼。國民黨為了迎合北京意志,不理台灣民眾反對強要服貿協議過關,才令台灣社運界不得不密集協商如何因應,在3月18日學生乘亂衝入立法院,展開了改變台灣政治生態的太陽花學運。
以鬥爭為綱的梁振英以及親北京政客們現時的心態,與2014年的國民黨沒有太大分別,他們以為只要用盡議會佔大多數的優勢,就可以為所欲為,通過任何不受歡迎的議案。當這次陳健波在財委會得手強行過關成功,筆者肯定親北京陣營一定因此洋洋得意,對網絡23條以及高鐵追加撥款案,都會用同樣不講道理的手法,強行終止泛民的拉布,讓不受歡迎的法案和撥款決定過關。
眾多泛民議員沒有像陳偉業、梁國雄、陳志全和黃毓民般衝上主席台阻止表決,對不少公眾而言肯定失望。但公眾明知議會內沒有人有足夠能力阻止有逆民意的法案過關時,議會外的公眾定必另有想法。台灣太陽花學運之所以發展至學生佔領立法院的局面,那是因為台灣社運界認定民進黨無力阻止服貿協議過關,所以要用他們自己的手法逼政府重返談判桌,尊重民意。因此,陳健波這次自以為立了大功,事實上是闖下大禍的開始。筆者相信當親北京陣營有意讓網絡23條以及高鐵撥款硬闖時,香港社運界已經在思考如何阻止法案通過,除非議會保留講道理的空間,或政府作出退讓,否則立法會外出現大規模警民衝突,甚至演變成另一次佔領事件,筆者看來這是無可避免的。
議會未能充份反映民意
台灣太陽花學運和平落幕後,由於台灣的民主相對健全,所以國民黨那些不尊重民意的立委,像蔡正元就被黨要求不要選,連參選不分區的機會也沒有,免得變成票房毒藥。張慶忠、吳育昇等悍將也在這次立委選舉中大敗而回,失去議席。只要民進黨尊重太陽花學運以來的民意,筆者看不出再有任何類似太陽花學運出現的可能性,畢竟當權的都不是不尊重民意的國民黨。
但是,香港在功能組別選制下,像陳健波之流明年肯定會繼續重回立法會,而像鍾樹根、蔣麗芸之類不受歡迎議員,仍然繼續擔當議員。當選民無法用選票對不尊重民意的議員還以顏色時,市民只會越向激進的一方走。要解決激進的議事方式,只有還政於民,全面民主化。不改革政制的話,市民向激進方向走只是理性而無可奈何的選擇。
黃世澤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