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話梅豬手+馬鮫魚滑 漁鄉盆菜

【飲食籽】話梅豬手+馬鮫魚滑 漁鄉盆菜

【飲食籽:識飲惜食】
人長大了,見聞多了,新聞看多了,才發現一家人齊齊整整,平平安安,原來不是理所當然,要更懂得珍惜。趁農曆新年,全家圍坐吃飯,無聊的話題也好,總算是團團圓圓吃一餐。團,圓,盆者,亦為圓。新年吃盆菜,除了方便熱鬧,亦是一個好意頭。傳統盆菜吃膩了,便改個新口味,清新漁島風情或惹味香辣口感,悉隨尊便。

離島雙喜廚師 主打海鮮配魚湯

盆菜材料:面層有花膠、煎海蝦、象拔蚌件、鮮大元貝、野生鮑魚、長洲墨魚餅、塔門馬鮫魚滑及螺片,盆內有娃娃菜、鮮菇、枝竹、粟米、有機蘿蔔、南瓜和喜哥元蹄。

兩位喜哥,不是孖生兄弟,可是背景相近,同樣叫阿喜,同樣出身自離島,同樣做廚師。長洲的郭金喜和塔門的李繼喜相識八年,老友鬼鬼又各有所長,便決定合作推出以魚鮮風味為主打的盆菜。如果以為盆菜只是把所有食材亂拼在一個盆的話,似乎太小看盆菜的工藝。盆菜底以新鮮蔬菜墊底,娃娃菜、鮮菇、枝竹、粟米、有機蘿蔔和南瓜皆為清淡蔬菜,最能襯托海鮮的鮮味。配搭的主料各有分工,他們會各自於佐敦及銅鑼灣的餐廳煮好自己負責的食材,再到佐敦店合拼成完整的盆菜。長洲喜哥本身有一間長洲洲際菜館,他把舖頭的招牌菜加入盆菜中,就是墨魚餅和「喜哥元蹄」,即話梅豬手,前者香口彈牙,後者以話梅和白醋等燜煮,酸甜不油。有人問,豬手跟海鮮會夾嗎?長洲喜哥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以話梅燜的豬手帶酸味,跟魚湯特別夾,當醬汁融入湯後,不但不油,還會中和魚湯的腥味。」

長洲喜哥的話梅豬手酸甜兼備,是他的招牌菜之一。

馬鮫魚肉質吃起來較黏,加上蝦膠或墨魚膠,所製魚蛋特別彈牙。

魚湯鮮而不濃,跟蔬菜同煮,帶出菜的清新甜味。

最愛大埔街市 漁民老友留靚貨

至於塔門喜哥,則負責另外的海鮮烹調。作為漁民出身,喜哥自豪的說:「海鮮不會難到我,我是漁民!怎會不懂選海鮮?」走在大埔街市,喜哥只要跟檔販一講,他們便知道喜哥要哪種海鮮。喜哥說大埔街市有很多塔門出身的漁民開檔,熟人特別多,好貨色都會留給他,所以不愁海鮮的水準。海鮮的做法都要各安其份,像新鮮大蝦只香煎已能凸顯香氣;鮑魚和大元貝用過多調味卻會損其鮮味,以最簡單的蒸烚來煮就好。塔門喜哥在盆菜中亦有他的招牌馬鮫魚滑,以馬鮫魚刮肉撻打做魚蛋,功夫多,但比鯪魚球香。提到兩個離島的菜式共通點,則要數魚湯,只要是水上人,幾乎都會煮魚湯,這盆菜便結合兩個喜哥的配方,以大量雜魚加雞腳和湯骨同煲三個鐘至奶白色,味道天然又不搶鏡,正好凸顯其他材料的鮮味。

長洲喜哥把自家招牌墨魚餅加入盆菜中,要連撻半小時才能彈牙。

塔門喜哥(右)自小在大埔活動,街市內也多塔門漁民,不愁沒靚海鮮。

囍哥盆菜

售 價:
$2,888十二位用,包送貨,但偏遠地區或要加錢,需洽談
預 訂:
三天前
訂購查詢:
9611 3393
facebook:wangtaihairycrab

聯乘四川口味 圍村麻辣風

元朗是盆菜兵家必爭之地,競爭非常大,堅記在廈村錫降圍開了十年,賣傳統圍村盆菜,假期時每天會出300至400個盆菜。盆菜有客家燜豬肉、切雞燒鴨燜冬菇等,味道親切但新鮮感欠奉,所以老闆張生便想出新意,把香辣惹味的四川麻辣風加入盆菜中,當中的主打配菜有重慶麻辣雞、乾鍋豬腩肉、香辣大蝦和乾鍋肥腸。張生最推介是麻辣雞,以乾煸方式來煮的雞肉表面變得乾身,辣和香味藏在肉中卻不油膩。乾鍋和重慶麻辣雞的醬料,均是店中的四川師傅自家調配,以麻椒和花椒加上湖南椒來炒製,吃得辣的人會大呼過癮,如果不是十分吃得辣,則可點中辣程度,亦能吃出一口麻辣香。底層的蘿蔔和枝竹等配菜,亦會以自家調配的香辣醬來炒香,帶一點點辣味,跟面層的材料配合得更和諧。

【四川重慶麻辣盆菜】盆菜材料:面層有枝竹、乾鍋豬腩肉、雲耳、魚蛋、西蘭花及香辣大蝦,盆內有重慶麻辣雞、乾鍋肥腸、香辣蓮藕片、豬皮、豬紅、豆卜、北菇和蘿蔔。

張先生賣圍村菜已十年,假期時每天出300至400個盆菜。

重慶麻辣雞以秘製麻辣醬炒香再逼至乾身,麻香辣俱備。

重口味的肥腸煮熟後再跟醬炒,逼走油脂,越辣越想吃。

吃慣客家燜腩肉,香辣的乾鍋做法吃起來原來更惹味。

堅記新恒福農家菜館

售 價:$1,180大盆(十二人),$880中盆(八人),$680細盆(四至六人),不包送貨,但可代找外賣送貨,堂食加收$200
預 訂:
一天前
訂購查詢:
2146 8538
地 址:
元朗廈村錫降圍84號

私房豉油雞 每日限出五盆

盆菜越來越流行,讓人感覺似流水作業,但位於錦田、外表簡樸的私房菜蔡菜館,卻以細心製作得到不少食客歡心,老遠也要來捧場。今年因為受不住熟客再三要求,初次做起盆菜,首次製作便吸引日本的TBS電視台專程採訪,她也算巴閉。「因為未做過,本來以為很難,做起來又沒想像中複雜。不過人手有限,每天只能限量五盆。」主理人兼私房菜主廚Grace Choy蔡孫美華事事親力親為,她說要弄一個盆菜,很多食材也要事先準備很久。由於不像酒樓工場可大量生產,她只能按定單製作,像燜鮑魚,她用的是乾鮑仔,早幾日便要浸發,再加火腿老雞去燜,非常花時間。整個盆菜的重點不在名貴鮑參,而是Grace的秘製豉油雞,堅持不加味精也盡量用本地食材,雞採用本地雞,也用本地豉油煮汁,加上其他調味和香料共12種,每次要花個半小時才能做出入味豉油雞。她也以豉油汁來燜豬手和五花腩,整盆都是濃中帶鮮的美味。

【豉油雞盆菜】盆菜材料:面層有燜乾鮑、花膠、海參、秘製豉油雞、瑤柱及本地金蠔,盆內有老虎蝦、蘿蔔、蓮藕、炸芋條、豉油燜豬手和豉油燜五花腩。

Grace每次煮豉油雞都至少要花上1.5小時來煮,這秘製豉油汁亦是盆菜的靈魂。

同樣以豉油汁去燜的五花腩,每一口肥而不油。

豉油燜豬手燜得腍滑,充滿膠質。

芋頭並非燜煮,用炸去烹調,能吸收湯汁卻不會糊掉。

錦田蔡菜館

售 價:$2,388(十二人),不包送貨,但可代找外賣送貨
預 訂:
十天前
訂購查詢:69067803/ [email protected]
地 址:
錦田錦上路吉慶圍198號

湯汁煮滾後要再加熱

盆菜取回家後,要徹底加熱至中心溫度達75度以上或完全滾透,現今的盆菜,多以適用於電磁爐的金屬盆盛載,把附贈的湯汁倒入盆後開大火煮,湯汁會先煮滾,但此時食物仍未熟透,要收中細火再加熱約20分鐘,待食物也滾熟後才能享用,吃時要用公筷和公羹,並一次過吃完,以保衞生。

記者:謝翠玲
攝影:林栢鈞、劉永發、潘志恆
編輯:李寶筠
美術:黃創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