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德能兄的文章,提到踢波有否前途,令我回想起2012年的一件憾事。
那年我正執教飛馬U19,青訓的改制令隊中大部份球員一起經歷了青訓生涯的最後一年,而隊中有質素的年輕球員甚多,例如李嘉進和袁皓俊當年已是職業隊成員,另外還有好幾位港隊青年軍。更重要的是,他們跟很多熱愛足球的青少年一樣,懷有一個足球夢,夢想有天能穿上職業隊球衣,在球迷面前施展渾身解數,成為一位耀眼的球星。當年季尾,我們曾經竭力為每位球員找出路,例如是那些可升上一隊,那些可試甲乙丙組等;可惜最後球會散班了,一切計劃亦落空了。三年後我執教太陽飛馬U18,隊中亦有不少高質素又有足球夢的青年軍,誰不知道,同樣的事情又發生了。
在這批球員當中,有的仍在努力堅持作一位職業球員,例如是黎厚希、李嘉進、袁皓俊,有的剛剛開始職業隊生涯,例如是陳柏熹(中)、胡晉銘、劉智樂等,而更多的是,成了滄海遺珠。際遇,或許可以改變一個球員的一生,卻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在香港踢波要有前途,的確是不容易。我曾經多次質疑自己應否鼓勵青年軍追夢,畢竟要圓一個足球夢,並不是說肯捱苦就成事那麼簡單。慶幸,我沒有勸退,你們亦仍在堅持,因為我們都知道,即使最終未能圓夢,也算是走過了人生無悔而精采的一段路。
陳婉婷
東方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