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外電報道,中國領導層擬將今年經濟增長底線定於6.5%,是自1990年以來最慢增速。全年增長目標為6.5至7%,為歷年來首次設增長目標區間。有分析指,中國經濟受內需及出口減少「夾攻」,料上半年仍缺乏反彈動力,期望美歐等貿易對手經濟復蘇加快,使全年GDP有望達6.5%。
路透社日前引述接近中央高層的智囊指,此6.5至7%的經濟增長區間,已在去年12月中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個閉門會議中獲高層官員認可。報道亦引述一位政策顧問指,高層官員對全球經濟存慮,或影響中國經濟結構改革,因此在該會議中難以達成一致意見。報道稱,國新辦對上述經濟增長預測未予置評。
雖然消息指上述目標區間已獲通過,但有分析指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將於3月舉行,意味增長目標在會議召開前仍可能會調整。惟一名政府經濟學家指出,料中央不會過度關注今年的經濟增速,焦點反而落在結構性調整上。
上半年經濟未有亮點
竑策投資顧問董事陳寶明認為,現時全球經濟環境對中國來說「算唔上係轉型嘅好時機」,他續稱「內需唔得,而貿易對手包括美國同歐洲都未完全翻身」,形容是正處於內外夾攻的景況。「政府原本想靠改善股市投資,透過財富效應增加經濟增長,但之前暴力救市,搞到有泡沫爆破,特別係槓桿方面。」
陳寶明續指,若再以減息刺激經濟,或令人民幣再貶值,因此,在此形勢下中國基本上「做任何嘢,作用都有限」。
他表示,中國經濟上半年未有亮點,能否全年保6.5%增長,則視乎美歐經濟復蘇步伐會否加快。對於日前有消息指,中國擬增加成品油消費稅,陳寶明認為對中國船務及煉鋼行業是利好因素,而且國際油價仍徘徊於低位,相信有助帶動美歐經濟發展。此外,雖然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本港轉口貨值及零售亦受影響,但陳寶明認為對本港經濟影響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