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小一統一派位昨起一連兩日接受申請,除北區校網被內地家長攻佔,名校集中地九龍城區41校網,亦深受內地家長歡迎,競爭激烈。不少以投資移民來港的內地家長,坦言一擲數百萬元只為子女在港升學,心儀傳統名校如喇沙小學等。有本地家長大嘆,當初為子女報讀幼稚園已經歷學額「爭崩頭」,現時升小一決定忍痛「讓路」,放棄一線名校,改選區內其他學校;更有本地家長直言若派位不理想,會安排子女到外國讀書。
記者:伍雅謙
九龍城區統一派位中心昨早未正式開門,已有約10名家長到場等候交表。從事外貿的吳小姐,多年前已透過投資移民來港,因女兒今年9月升讀小一,遂由奧海城搬到現時月租2萬多元的九龍塘單位,再月花5位數栽培女兒,包括學芭蕾舞、鋼琴及英文等,她首選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因為(出產)有很多名人」。
改選官小或赴海外升學
來自上海的雙非家長周女士,則瞄準傳統名校喇沙小學及拔萃小學,認為本港教育較佳,為達目的不但每月用1.5萬元租住區內單位,更月花1.5萬元催谷兒子,每周4天參加包括游水、柔道、會話及英文等興趣班,計劃兒子小學畢業便到美國升學。她稱,兒子已獲5間私立及直資小學取錄,懂兩文三語及繁體字,「他不懂廣東話也不可能面試考到那麼多私校……本身我們覺得繁體字作為寫書法來說,是最優美的字體,所以一定要學繁體字」。
內地家長積極爭取名校學位,小一自行收生階段又有「世襲制」,令九龍城區41校網學額更見緊張,一如去年向黃大仙43校網借學額。區內一線名校喇沙小學縱是不少本地家長首選,但有港爸港媽眼見競爭激烈,索性退而求其次,改以區內其他名校作首名志願;有本地家長更指,若派位不理想,寧將子女送到外國讀書,也不揀黃大仙學校。
本地家長楊女士慨嘆,當初為兒子報讀幼稚園時,須到第3間才獲取錄,今年兒子升讀小一,因競爭激烈,特別選擇華德學校而放棄其他名校,並已做好叩門的準備。李太則表示,一年前以月租3萬遷到九龍塘,但選擇放棄喇沙,改選九龍塘官立小學。張太就豪擲800萬元置業,由土瓜灣遷入九龍塘900呎單位,並放棄喇沙作首名志願,改選九龍塘官小,若派位不理想,便安排兒子到美國就讀。
中港家長心聲
【本地家長】李太
「搬嚟九龍塘一年,月租3萬,冇報喇沙,咁難費事爭,揀九龍塘官立小學。」
【內地投資移民】黃女士
「花了650萬來港,現在用5萬元租區內千呎單位,揀喇沙,係名校。」
【上海雙非家長】周女士
「香港的教育是好一點。繁體字是最優美的,一定要學繁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