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名人家廚蘿蔔糕 盲試論英雄

【飲食籽】名人家廚蘿蔔糕 盲試論英雄

【飲食籽:搵食地圖】
過年糕品,最受歡迎的必數蘿蔔糕,但市面上芸芸眾糕,究竟哪個最好吃?三個曾當過名人家廚的大師每年出品的蘿蔔糕也是搶手貨,名人坊蘿蔔糕由昔日富商林百欣的家廚鄭錦富(富哥)親製;國金軒蘿蔔糕是四叔李兆基的家廚李煜霖監製,禮賓傅蘿蔔糕是前特首曾蔭權的家廚鍾建良所製。以煎糕論英雄,何者最佳要看盲試結果。

A:名人坊

每盒$168

鄭錦富

記者點評

優:蘿蔔處理得很好,味道恰到好處;臘味味道不會過濃或過淡,點到即止。
缺:口感較軟腍黏口。
總結:煎糕首選,蘿蔔與粉漿比例剛好。

B:國金軒

每盒$320

李煜霖

記者點評

優:臘味、蝦米等材料夠大粒。
缺:蘿蔔味道不重。
總結:粉多受油,所以較易煎得脆,而且不易散,炒糕也可。

C:禮賓傅

每盒$328(蘿蔔糕、芋蝦、角仔三合一)

鍾建良

記者點評

優:口感最好,啖啖蘿蔔絲。
缺:蘿蔔絲太粗,難熟,仍有少許澀味。
總結:粉漿少、蘿蔔多,所以較難煎;如果是蒸蘿蔔糕,反而可能會是三個之中最好吃的一個。

Calanthia Wong

A:煎出來口感較黏口,味道較單一,我自己比較喜歡吃爽身的蘿蔔糕;這款蘿蔔糕要煎得脆才好吃,因為它太軟身,感覺易散。
B:軟硬適中不易散,也不會太黏口;除了吃到傳統蘿蔔糕的臘味味道外,也吃得出有另一種鹹香帶微甜的味道。
C:蘿蔔絲夠大條,口感較黏,但有蘿蔔的咬口;臘味味道不夠香,我想應該是臘腸或臘肉,咬起來卻似蝦米。

˙
Rent -A- Kitchen老闆
˙
多煮中菜,也會設計多國
菜式的食譜

我揀B,因為喜歡它的質感和口感不太腍,臘味火腿很香;其實C也喜歡,C很夠蘿蔔味,有蘿蔔絲爽脆的口感,可惜略嫌臘味不夠香。

Gloria Tsang

A:蘿蔔絲較稠,質感軟綿,臘味味道不重,如果臘味可以再香點就會比較好,但我喜歡它胡椒粉味不重。
B:蘿蔔絲較明顯,臘味味道比A更少,但蘿蔔味道較突出,反而蝦米味道更重。
C:這個蘿蔔絲最多,蘿蔔絲算比較大條,難得口感仍保持到蘿蔔的清爽,味道也不錯,整個糕口感比較爽口。

˙
飲食blogger,設有「歌莉亞。食之旅」面書專頁
˙
面書專頁「明廚教室」負責人之一,主力教授糕品包點等烹飪課。

我揀A,因為我會怕蘿蔔糕食到蘿蔔的澀味,雖然C的口感較為清爽,但A能食到蘿蔔的甜味,而且吃不到胡椒粉味。

KC Koo

A:這個夠蘿蔔香味,而且蘿蔔夠甜,臘味切得仔細,蘿蔔與粉漿的比例調得不錯,好食。
B:蘿蔔本身不算太有甜味,但質感較實淨,會較易煎得脆口;臘味切得大粒,加上蝦米頗有口感,適合用做煎和炒的蘿蔔糕。
C:蘿蔔成份很重,啖啖都食到一絲絲的蘿蔔,不過我嫌它粉漿比例太少,很難煎得完全熟透,所以食起來仍然會嗦嗦聲,或者用蒸的食法會好食吃點。

˙
網上食評家,撰寫逾7,000篇食評
˙
著有《港九飲食全攻略》及《澳門飲食全攻略》

我喜歡A,我希望食到的蘿蔔糕不是啖啖蘿蔔,而是蘿蔔與粉漿的比例剛剛好,這樣就不會削口;A的蘿蔔特別甜,材料做得仔細,口感統一。

蘿蔔糕 點醬錄

過年糕品有鹹甜之分,其中鹹糕的代表必定是蘿蔔糕。一塊好吃的蘿蔔糕,當然可以免蘸醬,但也有不少人愛以煎得脆皮的蘿蔔糕,趁熱時蘸點醬同吃。究竟蘸甚麼醬好呢?

XO醬

這瓶XO醬,是我聽過最多人讚的。XO醬由為連戰獻過技的伍發金師傅調製,採用健康的菜油,瑤柱、蝦籽等全都是來自海味名店海生行,相比起其他辣椒丁多過其他料的XO醬,這個明顯斤両十足,蘸蘿蔔糕吃份外惹味,不會只得辣味。

蘇太名醬
http://www.xo-sauce.com.hk

蘇太名醬XO醬 100g $66

辣椒醬

橙色辣椒醬跟蘿蔔糕是絕配,南記辣椒醬是自家製,材料包括蒜頭、鹽、川椒花及指天椒。辣椒醬跟辣椒油的分別是不加油,純粹把材料打爛成醬,鮮椒的氣味更突出,這瓶辣醬顏色雖然不夠鮮艷,辣勁卻剛剛好,帶有鮮椒甜味。

南記
銅鑼灣怡和街56-58號新基商業中心1-3樓

南記辣椒醬 每瓶$50

生抽皇

九龍醬園的金牌生抽皇,一支豉油要生曬三個多月,每支生抽皇都是頭抽,濃郁香甜。一般生抽都是第二、三輪豉油,金牌生抽皇卻是第一輪,味道最鮮,用來蘸蘿蔔糕一流。

九龍醬園
中環嘉咸街9號

九龍醬園金牌生抽皇 每支$82

記者:黃子卓
攝影:黃子偉、伍慶泉、潘志恆
編輯:謝慧珊
美術:孔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