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導航:強積金熊市投資攻略

投資導航:強積金熊市投資攻略

環球熊市下,打工仔強積金(MPF)本月賬戶平均損失以萬計,除非血汗錢全線押注港元基金,否則無論進取型抑或保守型投資者都有機會輸錢收場,面對跌至低殘的基金組合,打工仔目前或正頭痕,究竟是斬纜換馬止血、定博殘價有得反彈?今期投資導航就綜合四大專家意見,為大家拆解迎合新市況的強積金部署及攻略。

過去半年MPF損手最慘重者,莫過於重倉中港股票的供款人,惟專家普遍相信從長線投資角度看,在中港股股價大低殘之際撤退,恐怕算盤難響,反而一動不如一靜,耐心等候翻身時;至於保守型投資者,若想完全避過股債大風浪,最穩陣選擇非港元或保證基金莫屬。

人幣債基金仍看俏

BCT銀聯集團董事總經理及行政總裁劉嘉時就表示,今年市場續波動不宜進取,惟強積金屬長線投資,已買入中港股票基金的進取投資者,若非近退休不宜換馬。劉嘉時表示,同樣道理亦適用於人民幣債券基金,估計今年人民幣貶值5至10%,弱勢未算明顯,作為未來的主要貨幣,仍長遠看好人民幣債券基金。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亦指,進取型供款人可繼續持有、甚至是買入中港股票基金,因為基金處於相對低位,而且恒指今年有機會上試二萬二千點,甚至是二萬四千點的水平。
不急於即時換馬但又想多重保障,進取投資者亦可考慮將新供款投放歐美市場。康宏理財強積金業務拓展董事鍾建強建議可逐步轉換或增持環球股票基金,主要因為歐日在內的全球多國央行正採取寬鬆貨幣政策,有利資金流入股市,同時可將風險分散。駿隆集團行政總裁蕭美鳳亦表示,今年股市波動,盡量不要只投資在單一地區,宜將組合更分散,並對歐洲股市相對持正面,但卻需留意滙率風險。
溫傑則唱反調,他指雖然環球股票基金中最看好歐洲股票,但卻不建議買入,因強積金之中的歐股基金選擇不多,而且表現因無對沖歐元滙價下跌而大打折扣。

保守型宜買港元債

進取投資者仍有條件博反彈,惟保守型、或臨近退休投資者則可以港元債券避險。蕭美鳳認為,保守供款人可考慮港元債券以提高回報,或者可選擇泊岸基金(Parking Fund)避風頭;劉嘉時亦表示,即使本港息率近零,但在股市負回報下,港元債券基金保本強勁,是避險選擇。
除港元基金外,劉嘉時及鍾建強均指想更有保障者,可留意保證基金,但無論市況如何波動,投資者仍可確保可獲1%回報,不過鍾建強就提醒指,縱然保證基金可在退休時拿到一定的保證回報,但打工仔仍需留意保證回報細則及供款限制,以免收費蠶食所得。

打工仔宜小心管理MPF。

若額外投資 可月供股票

【其他選擇】
打工仔每月強制供款強積金(MPF),卻要面對血汗錢隨時蒸發、兼且最終儲蓄或只夠數年退休生活的無奈,專家普遍認同投資者應考慮額外的退休投資,當中月供股票及月供基金亦是一個選擇。
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表示,對於距離退休尚有很長時間的「後生」而言,可有三個額外的退休投資選擇,分別是月供股票、月供基金,以及保險類的年金計劃。所謂年金計劃,是指透過向保險公司每月供款,一段時間後每月收取固定金額,以應付退休生活。
駿隆強積金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蕭美鳳指港人對市場接觸較多、透明度高,亦多散戶參與的股票市場是一個選擇,但避免投資單一,可考慮港股指數買賣基金(ETF)。
BCT銀聯集團董事總經理及行政總裁劉嘉時認為,美國進入加息周期,投資美元可賺得滙差,同時亦可做美元或港元定期存款。康宏理財強積金業務拓展董事鍾建強指,市面退休儲蓄保險計劃及逆按揭計劃,都是強積金以外退休投資選擇。

本月表現佳 韓股基金賺4%

【逆市奇葩】
環球股市甫踏入2016年即下瀉,按Morningstar數據,截至上周三止中國及香港股票強積金(MPF)今年的表現均為所有基金中最遜色,86隻有紀錄的相關基金過去一個月虧損最少12%,包尾的14隻均屬中國股票基金,跌幅介乎15%至兩成;不過, 亦有逆市奇葩,倘綜合所有股票基金,韓股基金期內仍錄得正回報。
同樣是香港股票基金,表現最佳為永明的香港股票基金,一個月負回報13%,惟中銀保誠、中國人壽、信安及德盛安聯等的香港股票基金則有負15%回報;中國股票基金差異更大,東亞及恒生的中國追蹤指數及H股指數基金一個月蝕兩成,惟東亞的大中華股票基金則蝕12%,差距8個百分點。

亞洲基金本月虧損不少

放眼環球,亞太及亞洲基金一個月回報幾乎全損手約一成,歐洲及美國股票基金損手幅度則介乎4%至9%,最一枝獨秀則為海通的韓國基金,一個月逆向進賬近4%。

波動市之選 環球債券基金俏

【具防守性】
相對押注股票基金的投資者,保守投資者會選擇債券基金,過去一個月最具防守性債券基金及風險分散的環球債券基金,普遍錄得0.5%至近1.6%正回報,較港元債券基金大部份仍要輕微損手更佳。

永明環球債券回報平穩

按Morningstar截至上周三止數據,永明首域的環球債券基金過去一個月錄1.5%回報,但同樣是環球基金,BCT及渣打鄧普頓的環球債券基金卻要損手約1%。債券基金在大熊市下縱然可發揮避風港作用,但走勢亦平穩,如永明首域環球債券累計半年回報只有1.7%。
至於股債混合基金,表現一面倒與進取型、平衡型及保守型掛鈎,進取混合型股債基金損手最嚴重,但個別基金回報差距亦達5個百分點,如友邦德盛增長基金一個月損手10%,但信安長線增長基金只蝕不足半成。至於保守型股債混合基金,過去一個月損手幅度均不多於4%,以滙豐靈活管理基金只微蝕0.7%最佳,表現甚至跑贏部份港元債券基金。

【專家意見】

低吸中港股基金

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恒指今年有機會上試兩萬二關、甚至係兩萬四呢啲位置,進取嘅投資者可以繼續持有、甚至係吼低買入,喺低位累積中港股基金。」

溫傑

吼環球股票基金

康宏理財強積金業務拓展董事鍾建強:「投資進取嘅可以逐啲換去環球股票基金,因好多地區都有量寬刺激,又可分散風險,留意唔好買死一個地區,例如風險高嘅中港股市。」

鍾建強

宜分散投資風險

駿隆集團行政總裁蕭美鳳:「今年市場表現較Chok,如果要換馬就要小心風險控制,盡量分散風險,可考慮港股基金、美股基金及歐股基金,但要留意滙率風險。」

蕭美鳳

進取型不宜換馬

BCT銀聯集團董事總經理及行政總裁劉嘉時:「已買入中港股票基金嘅進取投資者,若非接近退休,不宜換馬,同樣道理適用於人民幣債券基金;保守供款人應買入港元債券基金。」

劉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