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復興澎湖空難報告指機師違程序

台復興澎湖空難
報告指機師違程序

台灣復興航空澎湖空難事故,當地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經一年半時間調查後,昨終公佈失事完整調查報告,指出雖然墜機當日天氣惡劣,但出事是因機師違反「標準作業程序」(SOP)、過度自信缺乏警覺等人為因素所致。報告更指復興航空公司安全管理成效不彰,其管理高層安全承諾令人質疑。
空難發生於前年7月23日,當日正值颱風麥德姆襲台造成全台天氣惡劣。編號GE222號班機原定由高雄機場飛往澎湖馬公機場,約下午7時許準備降落時,卻於澎湖縣湖西鄉西溪村失事墜機,隨即起火燃燒並連環爆炸,造成機上人員48人死亡,包括兩名法國公民,另10人重傷;另外也波及11棟民宅損毀並造成地面5人輕傷,為台灣傷亡最慘重空難之一。事故發生後當局曾一度懷疑是因天氣惡劣,形成特大垂直風切變導致飛機升力不足失速墜毀。

復興空難現場,救援人員搜救。資料圖片

公司安全管理成效不彰

昨日當地飛安會公佈的調查報告,共計列出46項調查發現及29項改善建議。其中指出事故主因為「可控飛行撞地」(CFIT),亦即飛機於適航情況下,因機師缺乏近地警覺操控致非蓄意撞地。而機師也未有遵守SOP,降落時能見度差令機師看見跑道的機會很低,卻不當把飛機下降至低於最低下降高度(MDA),等決定重飛時已距樹叢太近來不及重飛,最後墜毀。報告同時指出機師或有過度自信缺乏警覺和疲勞等表現。而飛安會執行長王興中昨指,他們發現復興內很多人有不尊重SOP情況,顯示公司安全管理成效不彰,管理高層安全承諾令人質疑。
對於此次調查,復興航空昨回應指尊重調查結果,並虛心接受各界鞭策及指正,公司將持續改革以求重建社會信任。另一方面,有死者家屬至今對失去至親仍難掩悲痛,也有倖存者仍對空難有心理陰影懼怕見到陌生人。
台灣《蘋果日報》

【復興事故調查重點】


事故主因為「可控飛行撞地」(CFIT),即飛機於適航情況下,因機師缺乏近地警覺操控致非蓄意撞地

機師未有遵守「標準作業程序」(SOP),且此情況而成復興機隊不良的安全文化

飛機降落進場時,機師不當把飛機下降至低於最低下降高度(MDA),或為對自身飛行技術過度自信的表現

飛航人員之協調、溝通及對威脅與失誤的管理皆有不當危及航機安全

事發時機師可能受事故前單日須飛航多次和每月維持長飛行時間等,導致疲勞影響工作表現
資料來源:事故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