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金融業監管屢屢發現漏洞備受關注,繼早前農行(1288)發生票據詐騙風波後,另一股份制商銀信行(998),亦確認出現相類事件,並已立案接受公安調查,涉及金額9.69億元(人民幣.下同)。
近日亦多次傳聞,外管局採取激烈限制資金外流,對於日前有外電報道,當局為限制外資公司滙出在內地所賺取利潤,外管局則在微博指傳聞並不屬實。不過續有報道謂,當局向個別地區購滙業務(買美元沽人幣)進行窗口指導。
聯儲局會議後,美國決定不加息在預期之內,人民幣略微回升,但市場認為對舒緩貶值壓力未必有幫助。在岸價晚上約7時,報每美元兌6.5769人幣,微升13點子,離岸價則報6.5161,略升16點子;中銀香港(2388)牌價顯示,每百港元兌84.45人幣現鈔。
此外,外電報道,信行蘭州分行一名員工,涉嫌在去年5至7月期間,偽造銀行存款單文件,以虛假質押擔保方式辦理了存單質押銀行承兌滙票業務,並且利用相關承兌滙票進行多次貼現圖利。
信行傍晚發公告確認,經核查後涉及風險金額9.69億元,公安已立案偵查,信行正積極配合,並會加強與相關機構協調溝通,以確保資金安全。
傳內地提前購滙設限
農行於今年1月底亦公佈,北京分行旗下兩名員工,涉嫌非法套取38億元票據,進行回購活動,部份資金亦違規流入股市,公安已立案調查。
另外,《彭博》昨引述消息報道,外管局近日就銀行購滙業務,向部份地區進行窗口指導,要求經常項下的提前購滙,只能在實際付滙前5個工作天內辦理,以前則未有對提前購滙設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