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有調查指本港青年債務問題嚴重,每4位「80後」即有1人面臨債務問題,平均欠債約13萬元,當中投資失利、過度消費及升學借貸為主因。有學者建議,借錢投資絕不可取,而消費則應量力而為,例如買波鞋不要買Air Jordan,電話則要買HTC。
記者:周家誠 何仲豪
宏利香港投資者意向指數調查,去年10月中至11月初訪問501位25歲或以上、月薪最少達1.2萬元的受訪者,發現香港每5位投資者便有1人有債務問題,而他們平均個人收入為3.2萬元。
其中35歲以下的80後受訪者中,每4位便有1位受債務所困,而且平均欠債約13萬元,相當於平均月入的4倍,主因是投資失利(23%)、個人教育開支(19%)、旅遊娛樂消費(16%)及日常開支(12%),當中有四成人或需要19個月以上才能清還欠債。
專家籲勿借貸投資
中大商學院助理院長李兆波指,投資失利或與借孖展有關,相當要不得,投資需以閒錢而不是借貸,「買樓就話無得講要借錢啫」。卡數估計是80後節制不足,無足夠預算,「就好似用3萬元收入,過10萬元嘅生活,是收入與支出錯配」。
李兆波續說,要解決欠債問題,可以與親戚朋友商量,「通常欠債都係信用卡碌多咗,如果係爭卡數,每日利息可以好高,可以先問親戚朋友借平錢冚高息,再重整自己消費模式,相信一年內可解決問題」。他又建議,消費者不一定買iPhone 6,其實用HTC都不錯。
可用結餘轉戶還款
浸大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相信,不少負債是因卡數所致,而卡數月息可高達2厘至3厘,年息可高達30厘至50厘不等,還款相當困難。他認為,減債離不開減少支出、增加收入,建議使用銀行提供的結餘轉戶計劃,將欠款分攤3年至5年歸還,利息開支將會減低不少。
他又認為消費應視乎需要及能力,最重要是要有計劃,「例如定咗只會用收入一成至兩成用來娛樂消費,就唔好超出呢個界線」。而界線並非限死,「如果住屋開支大,可消費金額不多,應減少開支,例如買波鞋,就不應該買Air Jordan」。惟若果是與爸媽同住的80後,免卻住屋開支,消費比例則可以增多。
【專家建議減債方法】
浸大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如果住屋開支大,應相應減少開支,例如買波鞋,就不應該買Air Jordan呢啲名牌。」
中大商學院助理院長李兆波:「可以先問親戚朋友借平錢冚高息,再重整自己消費模式,例如唔一定買i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