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東洋之旅踢上癮港足英雌倒貼追夢

話題:東洋之旅踢上癮
港足英雌倒貼追夢

去年香港有三名女足成員衝出香港效力日乙球隊,然而其中兩人各有自己的原因而離隊;在當地踢波的劉夢瓊(阿夢)卻認為「唔夠喉」,決定重返已降落日丙的日本女子足球學院(JSCL)繼續追「夢」。
「吓?你又返去呀?」這是媽媽得知劉夢瓊決定重返日本後的即時反應;或許,大部份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女兒接觸「男仔頭」的運動,偏偏阿夢卻鍾情足球。和陳詠詩、張煒琪經歷了去年三個月的日本之旅後,她直認「唔夠喉」,更堅持還年輕時要捉緊這個難得的機會:「之前三個月,難聽一點是倒貼,但為了自己的夢想去付出,我覺得沒有所謂,願意給自己一年甚至更多時間走這條路。」

今次隻身重返日本的劉夢瓊,願意用更多時間去追「夢」。

早前阿夢(箭嘴示)等三名港女足球員在日本短暫效力的最後一天,JSCL為她們舉行歡送會。

面對難能可貴的機會,自言任性的劉夢瓊希望在年輕時去多嘗試。

外闖三姝僅一人返日

雖然最後只有阿夢答應重返日本,但其實三名香港女足球員去年在季尾的日乙中,上陣時間最少的,偏偏就是她。阿夢在九場賽事中,合共只上陣了約20至30分鐘,仍無礙她回到日本的決心。日本與香港球隊最大的分別,阿夢認為是球員的認真及專業態度:「基本上日本和香港的女足都是業餘性質,沒有薪酬,但在這裏你可以看到她們很專業,早一小時到球場準備,甚至自行訓練本身的弱項。」JSCL雖然屬業餘球隊,但訓練時間跟職業球隊相若,只有比賽後休息一天,其餘每天都要操練。

小時候的劉夢瓊(圖)身形矮小,但偏愛足球而不愛籃球。

香港女足仍在發展階段,阿夢期望有更多人支持。 資料圖片

700人現場支持氣氛正

阿夢又指即使日乙不是女子頂級聯賽,但宣傳及氣氛都已是香港不能比擬的:「他們的宣傳方式很好,又有自己的球迷會。在季初已經會印製月曆、postcard等,並印有整季的賽程表。而且日本足球氣氛很好,人民很有地區意識,只要你是代表自己縣作賽,他們都很樂意入場支持,平均我們在新潟主場作賽都有約6、700人入場。」眼見日本社企為自己的員工是運動員感到驕傲,能優先讓他們出外作賽,阿夢認為這是對運動員的一種保障,相反在香港難以做到。
在日本生活過三個月,不諳日語的阿夢坦言起初與隊友溝通有困難:「最初我們都是拿着手機用google繙譯及肢體語言,大概也可猜到對方的說話;後來學了一些日文,方便在球場內外溝通。」她大爆最難忘的是球隊歡送她們三人的一晚,大伙兒到當地的卡啦OK,竟發現有廣東歌:「當時我很驚訝!有唱給她們聽,然後她們竟然覺得很厲害。」
阿夢在月中已經出發重臨日本,準備來季挑戰日丙,自言未曾看過雪的阿夢表示當地天氣很寒冷,但也未能撲熄她助球隊升上最高組別的一團火,努力追尋自己的夢想。
記者/攝影:盧曉君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知多啲:JSC孕育天鵝新星

日本足球學院(JSC)是一間位於日本新潟縣的足球學校,提供運動員、裁判及教練等課程,亦是日本職業聯賽球隊新潟天鵝的培訓基地,為他們提供青年軍。在2008年成立的女子隊(JSCL),去季以九分排日乙聯賽最尾,來季要跌至日丙(挑戰聯賽)作賽。

前鋒張煒琪(右)雖然上陣時間比阿夢多,但仍決定不重返JSC。
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