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
台灣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宋燕輝認為,馬英九此時去太平島有其急迫性,因他任期只剩3個多月,而去年菲律賓向海牙國際法庭提出「南海仲裁案」,主張將太平島在內四島嶼劃為「不適人居」島礁,國際法庭已着手寫仲裁文,今年6月或定案,馬任內有必要盡快登島宣示主權,表明態度。
宋燕輝指,台灣作為美、日、菲等國盟友,但在南海又與菲律賓等國有主權爭議,菲國聲稱對太平島擁主權,而美國與菲站同一陣線,暗中撑菲,表面又要各方「自制」。作為政府領導人不能不吭聲,因此馬總統登島是該做的事,這方面不需隨其他國家的聲音起舞。
美日菲澳下月聯合軍演
另有台灣輿論認為,準備執政的民進黨在南海問題的立場謹小慎微,運用模糊的辭令,與美國沆瀣一氣,台灣社會擔心民進黨執政後捍衞既有主權的能力;馬要利用在位最後的時間前往太平島,以表明政府的立場態度。馬登島宣示主權後,蔡英文政府也須持續捍衞。同時,由於中國大陸在南海與美、菲等對峙日熾,美國頻派戰機軍艦在南海反制中方,下月美、日、菲及澳洲將在南海舉行聯合軍演擺明是挑釁中國,台灣作為利益相關方,馬此行既要表明主權立場,避免在南海對立日升之時被捲入「反中」陣營;又故意不帶陸委會與國防部官員隨行,意在降低美方疑慮。
中央社/台灣《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