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去年6月策略日,滙控(005)訂出11項總部選址的考慮因素,「長線穩定」是其中之一,集團董事會昨日及今日一連兩天,在港舉行董事會會議,估計當中涉及遷冊研究及策略性方向討論。路透昨引述消息謂,北京有迹象越趨干預本港自主,及此舉對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影響,將成為董事會決定遷冊的考慮因素,意味遷冊回港機會不大。
滙豐發言人接受本報查詢時,對有關傳聞不作評論,只重申若董事會作出最終決定會向外公佈,又說若有需要,集團會在下月底公佈業績時,就遷冊研究提交「更新滙報」。
傳受李波事件影響
滙控股價昨在港收報52.9元,升2.12%。消息謂董事會未必在這兩日會議內,就遷冊研究作出決定,下月底業績公佈前,還會舉行另一次董事會會議。
路透在報道中提及,銅鑼灣書店股東李波失蹤及接連發生的事件,令外界恐懼,「中國可能透過神出鬼沒(shadowy)的招數,繼續損害本港司法獨立──吸引國際企業以本港為亞洲根據地的基石」。滙豐發言人對有關李波失蹤,會否成為遷冊決定因素之一的查詢,不予置評。
報道亦指,「本港狀況已變得越來越差,香港是否繼續適合作為一個獨立自由、全球金融機構作為總部的選址,值得考慮」。
事實上,去年10月英國《金融時報》曾引述消息表示,香港政治風險升溫,以至中央去年7月暴力救市,均令董事會對「搬竇」來港卻步。
自去年4月底,滙控公佈重啟擱置了4年的總部遷冊研究後,遷與不遷(留在倫敦或搬來港)一直傳聞不休,董事會就遷冊建議所作的決定,亦由原本計劃去年底前作結論,延至今年。
行政總裁歐智華上周出席達沃斯論壇時,亦暗示遷冊決定可能再延後,表示集團下月底公佈年度業績時,將就遷冊檢討提交更新滙報,但「未必包括最終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