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籽:浪迹遊蹤】
早上九點,我們從緬甸最大的仰光中央車站出發,登上平民火車,跟緬甸人一起循着超過六十年歷史的火車路線,由南至北趕市集去。席上盤腿而坐,列車由繁忙城市駛進殘破鄉郊,大金塔的金光掠影不見了,圍着我的,只有每清早忙着趕市集的庶民風情:火車軌上開檔的小販、鋪滿火車廂地上的鮮肉菜蔬、徒手跳火車的乘客、市場熱鬧的叫賣聲。緬甸就像車窗外的緩緩變遷風景,半世紀車廂就像凝滯了的歷史時空,一列車程,見盡這地百年興衰與滄桑。
第三世界發展的後遺症,便是景點擁擠,遊客湧至,道路上車龍處處。2012年,緬甸政府開放汽車進口管制,把三、四十年代的舊車換成進口二手車,幾年間湧入50萬輛汽車,大城市仰光的道路一下子嚴重擠塞,市民返工返學寧願搭火車,也不願花雙倍時間在路上苦等。打聽之下,本地居民以仰光循環線(Circular Railway)為日常交通工具,全程三小時的列車共途經39個站,坐着便能圍繞仰光走一圈,感受緬甸平民的尋常生活。
仰光雖發展急速,但六十年前的英國殖民地痕迹清晰可見,基建和建築物殘破是城市的常態,即使是全國最大的車站,也仍活在過去,未為新世界蘇醒過來。清晨,我們從仰光中央車站出發,原為英國殖民政府興建,緬甸戰役被摧毀,現存建築是於1947年重建的Pyatthat佛寺式設計,曾是亞洲享負盛名的車站,如今卻見殘破,滿佈裂痕。售票處舊式通花鐵窗內站着職員,黑板和壁報板寫上密密麻麻的乘車資訊,以仰光為中心通往包括曼德勒、東枝、椰市等六條路線,但資訊全為緬甸文,遊客若要買票,必須直接詢問職員。
善待遊客 主動讓位
Circular Train有三種,一種有冷氣,一種有風扇,最後是平民的,只有自然風。火車是緬甸人最常用的交通工具,票價由50緬幣至300緬幣,因為近年才引入冷氣車廂,不少人會在炎夏選乘價格相差不遠的冷氣火車,一般打工仔或公務人員會坐風扇火車,兩者俱缺連車門也沒有的一類火車,則接載最多低下階層、又或有需要把籮筐蔬果、禽畜雜糧帶上火車、去市集擺檔的小販。剛巧我們的目的地正是大多數小販前往的仰光市內最大的市場Danyingon Market,乘搭Circular Train需要走去七號月台另外買飛,導遊阿麗帶我們購票後,先坐上風扇車卡到Insein車站,再轉平民卡到Danyingon車站,需要約一個半小時。
在繁忙時段登上列車,相信在任何一個國家也是件苦差。早上九時多,最多白領乘搭的風扇火車擠得水洩不通,但整個車卡極為安靜,晨光下的上班族不是靜靜地看報,便是一言不發地看風景自娛,即使談話也是呢喃細語。我們一上車,反而帶來騷動,本坐在雙人車卡的婦女看出我是遊客,竟然主動讓位,我以為只有在緬甸地位如軍人般高的和尚,才會被處處禮讓,導遊解釋道,「緬甸人善待遊客,喜歡幫忙別人,注重禮節。面對陌生人,也會先以姐姐或哥哥稱呼,連你我他也有按年齡區分叫法。」緬甸是傳統佛教國家,緬甸人自小從信仰中得到尊老愛幼、謙遜感恩的領悟,國家貧困,卻無損一個民族對品德操守的重視,不論發展中城市抑或落後的鄉村,也貼了用卡通公仔表示的禮儀守則的告示。「由英國殖民政府興建的Circular Train,於1954年建成雙軌系統,雖然是平民百姓的日常交通工具,但基於長期低價經營,長期虧損呢!」聽着導遊講解,登上由日本送贈的JR舊式列車,原來的車牌目的地也未刪除,穿過車廂,一下子彷彿便忘了自己身在何處。日式火車風扇下,站着的是頭頂着貨物的婦人;絨布椅坐了身穿民族裝束巴梭、抱着塗了一面防曬的Thanka小孩的大叔;緬甸警察坐在駕駛艙,吐出煙圈,問我下個站去哪裏。長椅上披着橙色袍的小和尚手持缽盆,正前往市集化緣。火車隆隆駛過仰光周邊的小城鎮,剎那間像走進六十年前的平行時空,場景與人物景色之間的交錯,歷史製造的違和感,把我眼中的緬甸刻劃得更深刻。
路軌叫賣 5秒交易
由Insein轉平民火車到市集,藍綠色的車廂比其他兩款車寬敞,難怪農夫和小販都愛以這只需三毫子港元一程的列車作運載貨品的交通工具。車廂一貫寧靜,乘客脫掉拖鞋、盤腿而坐,有人看風景、有人用智能電話上網,也看得笑逐顏開。坐在旁邊正在看報的婦人告訴我,上一代生活在英殖時期的緬甸人教育水平好,大多數人英語流利;到軍政府執政,為了箝制思想,以高壓手段清除不少老師教授,只留唯命是從者,一幕幕緬式文革讓緬甸教育出現了知識斷層。
不論男女老幼,落車時,也握着扶手,搖搖欲墜守在沒有門掩的車門邊,等待埋站時一躍而下,我替他們揑一把汗,他們則大呼過癮。可能我們乘車當天已過了小販趕市集的最佳時間,快到市集了,車上只有零散拖着鐵桶和籃子的人,沒有預期中鋪天蓋地的貨物與人潮。話未說完,列車埋站之際,一班早在月台守候良久的商販,奮力把一包包「戰利品」從窗外塞進車廂,或者找別人上車先霸位,再裏應外合把貨物運上車,原本空空的車卡不用10秒便堆滿了蔬果家禽,我反應不來,夾在中間走避不及。霸到靚位的婦人,個個舒一口氣,面露勝利笑容,場面雖詼諧,卻是緬甸人艱難的生活寫照。
下車後,發現佈滿小販攤檔的月台不比車上易走,市集外沒有執照的小販靠着車站熙來攘往的人流兜生意。導遊說,政府因為安全問題已禁止小販在鐵路上擺賣,但執法不嚴格,不少人仍維持習慣,趁列車未到站時,拿個裝滿了水果的膠籃,便坐在路軌上叫賣。有時列車經過,人人手持貨物準備就緒,乘客一手交錢,小販一手交貨,全程不用5秒,一定是世上最快的買賣方法;有時即使火車不停站,車長也會放慢車速讓乘客進行交易。
走進當地最大的新鮮食品批發市場Danyingon Market,新鮮蔬果琳琅滿目,青木瓜、醃菜、番茄仔、洛神葉、魚蝦醬、空心菜等,也能找到,是小攤檔和餐廳搜羅食材的天堂。具20多年歷史的市集本位處Insein,當地政府希望發展該區,所以7年前把市場搬到Danyingon重新規劃,讓幾百檔攤戶分租室內、外大小攤檔,月租不用200港元,每月平均營業額約3,000至3,500港元,比緬甸人均收入只有1,200至1,600港元好得多。日落時份,看着市集旁一班又一班列車緩緩遠去,忽然覺得緬甸就像遺世獨立半世紀的火車,在發展的軌道上快將變天,下次歸來之時,日式舊火車會否已改頭換面,庶民風光能否復見?還願緬甸人美好如昔,就如初見。
TRAVEL MEMO
簽證:持特區護照或BNO者均需簽證,需時兩個工作天,費用150港元。查詢:緬甸領事館(2845 0810)
機票:緬甸航空直航仰光,單程經濟艙連稅1,440港元起, http://www.flymna.com
匯率:1美元約兌1,300緬甸元,注意當地銀行只接受簇新無摺痕的美金兌換緬甸元
記者:王秋婷
攝影:伍慶泉
編輯:謝慧珊
美術:楊永昌
鳴謝:金怡假期、緬甸國家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