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們並未如市場那樣對中國經濟的增長趨勢持悲觀態度。我們認為中國近期的溫和增長是其龐大經濟規模必然的正常化,其目前的名義GDP規模為10年前的5倍。因此,雖然增長速度放緩,但仍佔全球總需求的重大部份。
據我們評估,近年來中國經濟的增長品質有所提高。雖然勞工成本和利率上升為利潤帶來下行壓力,但工資上升推動消費,這已逐漸成為中國增長的支柱,我們估計消費約佔內地生產總值的60%,而且該比重還將不斷上升。此外,新的利率自由化政策可重新引導整個經濟的資本,尤其是私營行業,預計該行業將成為未來增長的動力。
如今中國民企的就業增長高於國企,而過去30年則相反。中國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也需要發展。由於鐵路行業隨着大範圍的淨水和環保相關項目的需求而進行擴張,基建投資計劃正在進行中。這些計劃可部份抵銷製造業收縮和房地產行業產能過剩所帶來的增長阻力。此外,因早期的寬鬆措施,房地產價格似乎已觸底。
簡而言之,中國經濟正處於再均衡的關鍵階段,但並不存在坍塌的風險。部份傳統的增長動力(製造業、房地產和地方政府支出)已停滯或萎縮,但已由服務行業和新一代的民企等新的增長動力接上。雖然短期內波動可能會持續,但由於中國正在尋找新的平衡,我們仍對該國的前景持樂觀態度。
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
Copyright©2016。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版權所有。
本文之發行人為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亞洲)有限公司。本文只提供一般性資料,其內容顯示本行在刊登日期之見解。文內所提及的證券只作參考用途,並非購買、出售或持有任何證券的建議。
投資組合不一定在任何時期內持有所述股票。本文的意見可因應情況修改而不作另行通知。本行對文中所載之推測不會作任何保證或承諾。本行亦不會就閣下使用本文或本文之任何資料、推測或意見而引致閣下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責。本文並未為香港證監會所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