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籽:舖仔小店】
我錯了,我錯到離晒大譜。我對「LOFT閣樓」呢間本土設計小店的猜想冇樣中。主打商品是手工肥皂、飾品、手袋,店主仲唔係女仔?原來係三個佬;以為三位男士吊兒郎當,自己賺自己使,原來仔細老婆嫩;以為他們從事設計,原來係IT人。有無咁多原來呀?「我哋想支持件事,多過想做生意。」難道……是富二代?我唔估喇,太挫敗。主流價值觀在這店反映不出來,他們那種「不計成本」直頭違反營商之道,點估呀大佬?
大財團當道,蟻民要抗衡,惟有唔幫襯。邊有人攞真金白銀出來,推銷連鎖店搵唔到的本土設計,然後帶笑講句:「我哋嘅回本期的確有啲長嘅。」語調輕鬆,六位數呀,唔係少囉。有錢就是任性,但幾個八十後並非無憂二世祖,他們強調只想給大家更多選擇。無錢但堅持「任性」,又係另一種玩法。
香港18區,港九新界東南西北區區一個樣,倒模咁款,鬧到口都攰,大家開始慣,但點解要慣?有無得用自己方式改變?店主之一、32歲的蘇鎮鋒說:「正如我好憎翠華,但周街都係翠華,我唔忿氣。我哋唔係財團,無得買起晒佢哋,開呢間舖係我哋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多嘅事。」另一店主、29歲的林樹勳說:「𠵱家香港係老店容不下,新店做唔住,咁點呀?」
唔收場租 任由創作人開班
他們本身是IT人,三人合資經營IT公司Spark-Mall Ltd.,專長寫網頁研發app。決定開舖撐本土之念頭,源自他們編寫程式的一個插畫分享平台,平台免費讓插畫師貼上自己的作品與人交流,他們就這樣認識了中港台及馬來西亞過百插畫師。當中不少香港創作人都提及曾在店舖或所謂的創意中心寄賣或擺攤,但佣金比重高,產品賣到的錢很多都要上繳。「我哋唔抽佣,只收取月費及不多於百分之五的行政費,跟設計師合作。」每個月$650,設計師就可租到一個陳列架展示貨品,幾划算。問題係他們好多本來就不食人間煙火。「香港其實有很多設計師,都有能力做出得意嘅產品,但佢哋很多時只為興趣並非賺錢,我哋會幫佢哋諗定價係咪合適,產品有冇可能增值等等。」
當地產商為了賺盡一分一毫,連等𨋢大堂都計你錢,如果有地方唔收錢任你用,如斯「不計成本」在旁人看來儍得很徹底。店舖特別預留一個小空間給創作人教工作坊。「我們這位置不打算用來賺錢,借給插畫師及設計師工作或教班都是免費的。」土地問題是萬惡根源,幸人心不惡。唔知善心人的磁場是否能互相吸引,店舖位處的唐樓單位屬一家佛堂擁有。「好彩搵到非牟利機構嘅物業,租金無咁大壓力。開舖得到好多幫助,呢個場地嘅設計師出咗好多力,收咗我哋好少錢。」現時舖頭合共投資了約55萬元,估計14個月後才能開始賺錢。開業初期,他們打算把IT公司的盈利用來幫補這邊的收支不平衡。
upcycle膠水管 掏空變陳列架
店舖已於上周五開始試業,並將於2月15日正式開業,現時售賣十多個香港品牌的產品,陸續會有更多品牌上架。其中一個蘇鎮鋒大力推薦的,是把過季衣服upcycle為好看好襯手袋的MYOB。「如果你有很喜歡但又未必會再穿的衣服,可以找她訂做成新袋。」店舖落手落腳搞upcycling,望落好似髮型屋轉筒的圓柱形陳列架,前身原來是膠水管,「佢哋都係批次上有問題嘅水管,我們回收後再掏空做陳列架。」有鏡的有燈的高的矮的,垃圾都可以投胎重生。
有錢,有些男人寧願投資在名錶跑車,他們卻花在開舖賣小物,數十元一隻耳環一架車仔,他們可以講上半天,背後理念、設計師背景、產品物料,如數家珍。「我哋以前都鍾意音響、相機,但嗰啲日子過去咗。你講得啱,我哋盤生意賺唔到大錢,但我哋真係好想香港嘅主義同本土設計能夠生存。我哋有小朋友,有家庭壓力,但大家都會一齊撐落去。」他們跟佛堂租了這個單位四年,且看有沒有其他任性的人支持,讓他們撐足無限個四年。
LOFT閣樓(Spark-Mall)
地址:荔枝角青山道454號1樓
facebook: Spark-Mall
記者:葉青霞
攝影:劉永發
編輯:李寶筠
美術:利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