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發局撐第三板 籲勿只收緊條例

金發局撐第三板 籲勿只收緊條例

【本報訊】港交所(388)在戰略計劃中倡設第三板,容納新興行業甚至不同股權架構公司上市。金融發展局昨日表示,支持多層次市場,籲監管者反思保障投資者的原則及程度,近年多次收緊執法後「是不是應該喘息?」並指對金融科技亦同樣適用,避免純因監管者對議題認識不足就固步自封。
市場擔心設第三板只為谷大香港集資額而降低新股質素。金發局政策研究小組召集人、曾任證監會企業融資部總監的李律仁認為,應就此反思投資者需要何種類形的保障,而非一味收緊條例,「如果美國藥監局為保安全,十年都唔批一隻新藥,對病人有冇好處?」他指出假賬、內幕交易問題,難單靠提高上市門檻或增加獨立董事數目解決。近年聯交所、證監會已多次加強投資者保障,「係唔係應該喘息?」
曾任中港證監會的查史美倫認為,監管原則在於條例清晰、賞罰分明。對於有提議限制第三板只容許專業投資者參與,她反問「點樣先算成熟投資者?有散戶好專業。」她稱強行區分,或會「綁住」投資者尋求高風險、高回報的自由。

年內公佈眾籌研究報告

創新科技監管尚未成形,Uber司機已被落案起訴,李律仁指不欲評論Uber案,但稱有金融科技公司雖放眼中國,仍願將行政、法律總部設於香港,「香港仲有優勢、老本」,冀新科技與社會拉近距離,可望推動監管進步,若因監管者認識不足就固步自封,並不理想。金發局年內將公佈金融科技眾籌研究報告,查史美倫稱現時仍在摸索方向。
查史美倫指現時金發局從政府借調人手並非長遠之計,施政報告提出增加對金發局的資源投放,她指日後可以增聘人手、或將個別工作外判。而政府預留1億元推行為期3年的先導計劃,提升保險業及資產財富管理業的人力培訓,她強調經費由財庫局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