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有逾600年歷史的衙前圍村,村民與市建局拉鋸9年,兩戶留守至最後的村民、商戶日前獲提高賠償,終首肯遷出,最後一條市區原居民圍村成為歷史,最快今日清場。理髮店東郭裕家稱若不遷走或面臨罰款、監禁,無奈告別生活20多年的老家;已搬走的「刀仔師傅」范先生則指重建復業方案在幾年後租金高昂,擔心將來交不起租亦要結業,怒斥市建局「點解賺錢賺咁盡!」
記者︰馬志剛
在搬遷限期的最後一天,有居民昨返回衙前圍村收拾細軟。20多年來前舖後居、以20元為街坊剪髮的郭裕家,人生許多時光在此度過。老家面臨拆卸重建,郭一臉不捨,「冇辦法,條例太辣,如果唔接受(安置)方案每日罰一萬,最多成100萬又監禁6個月,點鬥?好無奈,強權下冇辦法唔接受」。
復業租金成本勢大增
郭裕家前晚「屈服」和市建局達成協議,首次在獲安置租住的新居過夜,居住環境一下子從300呎縮減至70餘呎,還要繳付900多元租金,「龍床不及狗竇,都係呢度好」。原靠理髮店謀生的他,接受了市建局提出的復業計劃,惟一切要等待重建項目完成,即使將來復業租金成本亦大增,首3年月租600元,第4年每月3,000元,到第5年再審視情況,升至6,000元不等,他擔心未必捱得住。
早於9月份遷出的「刀仔舖」負責人范先生昨亦重臨舊地。他說私人發展商想收購該村30多年未能成功,市建局插手先後以收回土地條例、土地雜項條例的嚴苛罰則逼走村民,發展商長實坐收漁人之利,是真正香港典型官商勾結。
范先生9月簽名接受復業計劃,市建局其後才公佈有關租金方案,他形容是爛橙:「第時返嚟如果交唔起租都係執笠。」
斥港府保育做得醜陋
范先生說衙前圍村歷史悠久,斥港府保育做得十分醜陋,「點解賺錢要賺到咁盡!」灣仔利東街舊商戶、H15關注組成員May姐葉美容說,市區重建下「逢係小本經營都冇商機」,近日重開的利東街已是一例。
對於被指以嚴厲罰則逼走村民,發展局發言人稱有關人士事先未獲地政總署批准佔用未批租土地,包括搭建構築物,故根據《土地(雜項條文)條例》要求有關人士停止不合法佔用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