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擾素×針灸治多發性硬化症

干擾素×針灸治多發性硬化症

【本報訊】突然失平衡,四肢麻痹及口齒不清等,可能是患上多發性硬化症。此病發病年齡非常年輕,有個案只有13歲。近年本港引入干擾素注射治療,令復發率大降,但不少病人用藥後感疲倦,部份人更不能自理生活。為彌補西醫治療不足,中大醫學院將於下月中推行中西醫結合先導計劃,以中藥及針灸治療配合西藥藥效,改善失眠、四肢麻痹及疼痛,讓病人重過正常生活。
記者:于健民

多發性硬化症屬慢性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西醫認為病因是病人免疫系統失調而攻擊神經系統,令神經線發炎,較嚴重的會令神經線結痂。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臨床助理教授劉玉麟(左圖)指,常見症狀為面癱及口齒不清、失去平衡感、四肢麻痹、尿頻、便秘、記憶力衰退等。他指此病極難根治,本港每10萬人就有6.8人患病。
劉玉麟稱,八成多發性硬化症病人會接受干擾素注射治療,控制腦部神經炎症範圍。臨床研究指,受控範圍再度發炎機率可降三成。他指西藥雖有效控制病情,惟不能完全消除炎症,故面癱、四肢麻痹等病徵或仍持續。大部份病人表示在治療期間感到疲倦、嚴重者不能自理生活。據該醫學院去年12月至今年1月的調查指,15.6%病人曾因此向中醫求診。
中大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專業顧問張海藝則表示,中醫學認為多發性硬化症是因腎虛及氣虛,可透過中藥調補腎臟及腦髓;至於改善睡眠質素,手腳疼痛麻痹、精神委靡等,則可以針灸疏通經絡,改善痛症,彌補西醫治療不足。

改善面癱 減西藥副作用

計劃邀請適合患者參與為期8周療程,當中會安排腦神經科醫生、中醫等跨專科團隊作3次會診,接受中醫及西醫的處方藥物治療,每周安排兩次針灸治療,完成療程後會為病人安排抽血跟進病情。
張海藝指,現時有20多位病人接受中西醫結合治療,評估後發現疲倦乏力,四肢麻痹較只用西藥有明顯改善,患者亦自評氣力回復以往水平。今年26歲的Don,前年10月因面癱及右邊身體乏力入院,確診為多發性硬化症,接受過口服藥物治療,但說話能力仍受面癱影響,其後一併接受中藥及針灸治療,面癱大有改善;但右手活動能力未完全恢復,走路或會失平衡,現繼續接受中西醫結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