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退休保障諮詢文件公佈後1個月,政府昨舉行首場地區諮詢會,近半發言市民支持全民退保。有退休長者認為全民退保可凝聚社會歸屬感,令「每個人覺得被尊重」;也有中學生傾向支持政府的有經濟審查方案,幫助有需要人士。多個團體在場外抗議並撒溪錢,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進場時被示威者投擲的諮詢文件擊中,更一度脫下眼鏡免混亂間飛脫。
長者:全民退保是尊重
諮詢會昨在跑馬地禮頓山社區會堂舉行,165名市民出席,歷時1.5小時,其間約14名市民提問,當中6人表明支持全民退保。退休人士鍾先生說,雖擁有逾8萬元資產,但現仍要做兼職臨時工。他傾向支持全民退保,因退保是權利也是尊重,若政府資金不足,可先行有經濟需要方案,將來繼續朝全民方向進行。
青年撐退保成員洪俊毅帶同兩袋汽水罐到場,質問林鄭月娥:「知唔知呢150個汽水罐可以做啲乜?」然後續指:「只係夠買個菠蘿包」。他指長者要拾荒並非窮得一仙不剩,是擔心耗盡積蓄,「辛苦咗大半世人仲要俾台上兩位(林鄭月娥及張建宗)又審又查,揭起條底褲話畀你聽我仲有幾多個毫子喺我櫃桶裏面?」
前線社工陳小姐認為現時綜援制度有標籤,強積金不涵蓋家庭主婦、低薪殘疾人士等,不少人未能供養自己子女,促司長交代如何分析及整理諮詢結果,做到公平開放。有中五學生則指隨人口老化、出生率低,傾向支持有經濟需要方案,幫助有需要長者;市民戴先生也認為,退保應針對有需要人士,若採全民皆有,或如外國政府要不斷發債,甚至破產,「為下一代埋下好大炸彈」。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表示,政府持開放立場聆聽意見,希望公眾放下成見,在退保議題上凝聚共識。林鄭月娥指退保是政府和社會共同承擔,且涉及公共財政的影響,政府交代立場是負責任的做法。她又指,投資基建是有需要,不應與退保混為一談。
■記者王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