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周末殺到香港,早前天文台其中一個參考的電腦預報、美國國家氣象局國家環境預測中心製作的GFS電腦預報,在本港時間早上8時的運算結果,曾預測本港周日(24日)早上8時至11時可能下雪。但其實雪的形成過程複雜,除了氣溫外,亦與濕度等資料有關。
當地面溫度0至4°C,而高空氣溫在0°C以下,空中水氣凝結成冰晶,冰晶互相碰撞就形成雪,如果是下雨天,就有機會形成降雪現象。
《蘋果》記者翻查天文台紀錄、舊報紙資料及網民提供的證據,證實香港的確曾經下雪,但最近一次紀錄已是1975年的12月,即40年前的舊事。天文台網頁資料記載,天文台總部歷史最低溫度於1893年1月18日錄得,當時為攝氏0°C。新界和高地的氣溫,有時會降至攝氏零°C以下,並且曾出現結霜甚至降雪。而在1967至1975年間,天文台錄得4天曾出現降雪現象,但由1976至2006年,雖然冬天期間部份地區有結霜現象,天文台沒再接獲降雪報告。
天文台接獲降雪報告日期分別是1967年2月2日、1967年12月13日、1971年1月29日及1975年12月14日,其中1975年是當時91年來最冷月份,飛鵝山錄得零下2°C,山頭白霜遍佈,而新界廣泛地區接獲降雪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