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郊野美景一直暗藏大量垃圾,龍舟隊「泛非龍」昨舉辦兩日一夜東龍島拾荒營,逾40位義工冒嚴寒強風,在東龍島崖邊游繩落坡,清理積存多年的「垃圾灣」,當中夾雜大量海面飄來膠樽、木條、塑膠垃圾。一日奮戰仍未還原海灣顏色,發泡膠仍殘留在石塊間。泛非龍教練胡梓康希望,港人郊遊帶走垃圾,以及更多民間團體清潔垃圾黑點。
記者:潘柏林
泛非龍近年關注郊野環境問題,上月底有隊員登上東龍島露營時發現懸崖下有個垃圾灣,因路途崎嶇,一直沒有人清理。眾人開會商討並經3星期研究和實地測試後,在facebook呼籲公眾參與,昨日正式登島清垃圾。
昨晨8時30分,東龍島溫度只得8℃以下,平均風速每小時逾40公里,離岸風勢更間中達烈風程度,但40多人仍冒嚴寒前往該地「執垃圾」。主辦活動的教練胡梓康對出席率嚇一跳,原預計僅得6至7成人出席,結果42人報名有40人均守諾出席,他笑言「留喺度都係儍嘅」,又說「你唔執,我唔執,個個都唔執,我只係睇唔過眼」。
大量膠樽疑由內地飄至
另一成員阿萱指,起初擔心惡劣天氣影響,「最凍呢幾日,講到落雪咁誇張,我哋都擔心好多人驚凍唔嚟」。結果9成人到場,她坦言有驚喜,「好開心!有心人都好多」。記者隨泛非龍成員攀繩落「垃圾灣」,落腳處全是各式各類垃圾,包括發泡膠、竹條、膠樽、電腦顯示屏,甚至有大鐵桶,大部份膠樽包裝都是簡體字,疑似從內地飄至。
數十義工分組清理,不懼寒冷的10歲小義工陳芷琳說,第一次見這麽多垃圾,覺得像「垃圾崗」,希望更多人參加執垃圾,「呢度好多垃圾影響環境,令到地球病咗就唔開心啦,我哋幫地球清潔番都應該啦」。從事室內設計的阿彪首次參加活動,他認為該等垃圾黑點食環署難清理,需要民間團體出手,「做得幾多得幾多」。
食環署船隻今運走垃圾
經過一日奮戰,海灣原貌逐步還原,胡梓康指垃圾量超出預期,預備150個垃圾袋不夠用,估計需要300袋,政府部門應對垃圾量感汗顏。逾百重甸甸垃圾袋位處崖底,義工自設飛索裝置,將一袋袋垃圾吊上懸崖,再用手推車運去碼頭,等候今日食環署船隻運走。
胡梓康表示,本港很多偏僻海岸堆積垃圾,清理好海灣幾個月後,或許再變成垃圾灣。但他有股「儍勁」,更有一個夢想,只要越來越多人加入執垃圾行列,亦會帶動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帶走自己的垃圾,最終郊野及港灣便沒有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