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搞經濟 - 左丁山

蔡英文搞經濟 - 左丁山

馬英九無法解決台灣經濟問題,加上國民黨老化,與大陸親近,不為台灣年輕人所喜,於是國民黨在大選大敗,馬英九愧對國民黨。
蔡英文上台,又有乜辦法?《蘋果日報》(一月十七日)報導,台灣GDP去年第三季負增長1.1%,創三年新低,青年人失業率超過13%,大學畢業生起薪點15年不變,靠父母過活,人口中位數突破40歲,長者人口超越小孩人口,即係話老化問題打到埋身,年輕人將來幾難交稅撫養老年人,而民進黨聲言加強社會福利,不知錢從何來?
台灣以前係四小龍,經濟起飛年代,全靠工業出口賺外匯,左丁山在1980年代幾乎每兩個星期到台灣一次,視察信貸客戶嘅工廠以及拜訪大財團及新興工業,為銀行拓展貸款市場,嗰陣時一啲名牌產品,如今失咗蹤,剩番嘅多數搬咗上大陸。80年代初香港工業北移,導致成本大大降低,在國際市場競爭力大增,現在想番轉頭,那是大時代的開始,台灣廠商懵然不覺,直至90年代,香港廠商憑着珠三角廉價廠房與勞工,輕工業產品橫掃全球,台灣工廠先至知道如果唔搬廠就死路一條,於是趁住機會走呀走,卒之走到不亦樂乎,而今台灣除咗高科技工業,已所餘無幾,但台灣金融業、會計法律專業一貫大落後,高科技養不活廣大基層低技術員工,農業產品唔夠大陸平,開拓尖端市場產品則本土市場太細,打世界波如HTC就唔夠砌,有能有識之士索性跑去北京上海發財,於是形成台灣經濟十幾年來發展慢如蝸牛嘅局面。
馬英九想話與大陸簽服貿協議,擴大市場,但觸動年輕人及反大陸人士(未必係如蔣介石時代之反共)示威抗議,冇得郁;蔡英文敢唔敢再推服務貿易協定呀?暫時未必敢,將來點呢?靠台南式本土經濟搞咖啡店、藝術館、民宿,唔歡迎大陸人,只歡迎外國人?(據報導台南最近宣佈英語為第二官方語言),台南模式據講吸引咗一啲香港年輕人移民台灣開咖啡店,但一個小城市可以如此,整個台灣豈能只靠塘水滾塘魚過活?中產階級搵唔到銀何來銀紙去飲雅緻高級咖啡?此乃浪漫主義,做總統豈可浪漫,蔡英文以後必然倚靠美國日本幫忙,申請加入TPP,如此一來,就要開放台灣市場讓美國農產品進入台灣,令豬肉牛肉大量輸入,蔡英文斷不能聽年青浪漫主義嗰一套,否決自由貿易嘅。馬英九做唔到,蔡英文要帶領台灣進入世界市場與各國簽訂自由貿易協議,將來恐怕要得罪支持者,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