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動盪的2015年後,我對帶領去年第四季大市走出困局的科網股抱持樂觀態度,相信其強勢可在今年延續。綜觀全球,我認為中國互聯網股、台灣科技股、美國高增長的中小企業及部份遊戲股均提供吸引的投資機會。
市場擔心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加上互聯網市場競爭加劇,中資互聯網股去年一度出現大幅調整,但其結構性增長仍然穩健,加上中國正從以出口及製造業主導的經濟模式,逐步轉型至以消費及服務為主,變相為中資互聯網股提供擴充業務的機會。
遊戲股前景看好
台灣科技股也是我鍾情的板塊,其走勢與環球硬件及半導體周期息息相關。由於個人電腦及智能手機需求放緩,加上市場對中國等新興市場憂慮增加,台資科技股吸引力下降,近月更出現資金撤離迹象。雖然我不看好硬件及半導體周期會逆轉,但市場對有關股份的看法過度悲觀,台資科技股的估值已跌至近年低位。投資者可留意那些能產生大量現金流、派發高息及財政穩健的台灣科技股。
美國有大量高增長科網及軟件股,其估值雖已從昔日的高位,回落至合理水平,但基本面仍未穩健。由於業務獨特,又以美國市場為主,所以未受到新興市場經濟放緩的影響,加上估值吸引,相關股份提供不錯的投資機會。
另外,虛擬現實概念的遊戲股份亦睇高一線,相信未來虛擬現實的概念會更加盛行,遊戲公司更會是當中的積極研發者。電訊服務供應商的資本開支逐步回升,數據中心現代化亦需要網絡設施升級去配合,間接亦利好電訊設備股。
整體來看,今年市場的投資機會較去年更多。科網相關行業的股份前景仍然樂觀,不過投資者要謹慎分析個別企業,尋找那些盈利增長持續、估值吸引的優質股。
宋允浩
富達國際基金經理
註:譚紹興事忙,《投資學堂》暫停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