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嘉烈緊急手術表現最差醫管局指與接手仁濟轉院個案有關

瑪嘉烈緊急手術表現最差
醫管局指與接手仁濟轉院個案有關

【本報訊】醫管局公佈最新一份公立醫院手術成效監察計劃報告,2014/15年度緊急手術方面,九龍西聯網的瑪嘉烈醫院表現最差;預約手術則以新界西聯網的屯門醫院表現包尾。醫管局解釋,瑪嘉烈醫院表現差與近兩年聯網內其他醫院血管外科等複雜手術轉去瑪嘉烈進行有關;屯門醫院則未能發現原因。
記者:嚴敏慧

手術成效監察計劃涵蓋17間設有外科部門的公立醫院,調整病人風險因素後,比較各間醫院大型及超大型手術成效結果。2014/15年度各醫院共進行5,623宗緊急手術及1.9萬宗預約手術,兩者的手術死亡率分別是6.6%及0.4%,均比去年的7.7%及0.5%有所下降。
各間醫院的手術表現則以實際死亡個案與預期死亡個案的比例作比較。緊急手術方面以瑪嘉烈醫院表現最差,實際與預期死亡個案比例為1:1.48,即若手術預計有1個人死,實際上有1.48人死亡,但該局未有透露醫院緊急手術實際死亡數字。最佳表現則為律敦治醫院。
過去兩年仁濟醫院因手術成效不佳,獲安排將複雜手術轉到瑪嘉烈醫院進行。醫管局手術成效監察計劃總監賴寶山承認,瑪嘉烈醫院現時表現較遜原因與轉院手術有關;當中血管外科手術問題較大,認為在轉院上有改善空間,但不會改變現時病人集中瑪嘉烈做手術安排。
醫管局質素及標準總行政經理李子良則稱會加強瑪嘉烈醫院深切治療部及放射診斷服務,同時會對血管外科手術增加支援,包括增聘一名血管外科醫生,長遠擬將血管手術集中在指定醫院。

預約手術屯院包尾

預約手術方面,屯門醫院再次表現包尾,共有10宗死亡個案,實際與預期死亡比例為2.202。統計結果上未有任何醫院表現較出色。
賴寶山指,報告有就各醫院進行多重數據分析,但無顯著因素顯示屯院較遜色原因,而實際分析個案亦無發現手術程序有任何「甩漏」,對結果感到意外。改善方面,博愛醫院已加開手術節數,屯門醫院亦將進行手術室大樓擴建,增加手術室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