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今年初曾提及2016年中國黑天鵝或陸續有來,當中提及資金外逃加劇或為其中導火線,近日外媒接連傳出中央出招限制跨境資金進出,講到明只可以淨流入、不可以淨流出,阿爺說好的中國資本賬開放,在一記人民幣大貶值的棒打下嚇得要開倒車,亦意味內地經濟及局勢或已達到一個關鍵時刻。
有分析指資本城牆再築起的用意,是防止資金流出海外予炒家沽空人民幣,但問題是,中國資金外逃自習班子上場後一直未間斷過,自去年人民幣暴力貶值後流走情況更不斷加劇,何以當局選擇在此時才落閘放狗?
事實上,內地周二公佈的全年經濟增長符合預期達6.9%,亦是中央目標範圍之內,內地更有媒體開始討論增長見底在即,但若經濟真的回暖,現階段在違背改革的風險下出手阻截資金流走,代價似乎過大,除非數據存在假象。
更甚是在內地新一輪走資後,近日港元即緊接走弱,要得留意是港滙自去年8月人民幣暴力貶值後一直走強、更多次觸及強方兌換保證,期間港股卻未見受惠炒上,普遍相信是人民幣巨額拆倉潮引起,無關基本因素,但可以相信現時港元存款存在大量由人民幣拆倉出來的資金,這批「熱錢」會否停留一直是未知數。
在人幣走勢未見回穩下,港元突然在兩周內由強方水平下瀉至弱方水平,無論是炒家作祟、抑或股市資金重返美洲,原因都不具說服力,更好的解釋可能是早前停留港元的人幣拆倉資金撤離,即港元弱勢只是內地新一輪資本外流的副作用,意味資金不止是要避險人幣貶值,而是要徹徹底底的離開,內地困難局面可想而知。
林靜
本欄逢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