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用校網增400學額葵青吸小一跨境童

專用校網增400學額
葵青吸小一跨境童

【本報訊】小一統一派位本月底接受申請,跨境學童人數預料較去年多,因北區、大埔區學校已近飽和,入讀機會低於一成,教育局將跨境生專用校網擴充至葵涌,令葵青區學額大增400個,有校長不諱言因地理原因,料實際收生僅預期三成。有不少名校的九龍城及中西區校網123個學額被世襲制蠶食,學生隨時被派到黃大仙區學校。
記者:歐陽子瑩 蕭洛汶

教育局昨發佈《2016年度小一統一派位選校名單》,當局預計今年參加統一派位的申請兒童約30,850人,約2,750人屬跨境學童,人數料較去年增150人,跨境專網增加了6間學校至133間。新學校分別位於葵涌、青衣及荃灣,連同專網內3間青衣小學,葵青區共提供575個學額,較去年多2.3倍。
跨境童逼爆北區,教育局早前向葵涌區學校「埋手」,要求有空間接收跨境學童的學校騰出課室。去年提供50個學額的荃灣商會學校,今年大增至125個,校長周劍豪稱,學校盡力配合跨境生上學,學生由皇崗回校的車程只需約25分鐘,但部份跨境童居住地方較遠,預料最終只有約3、40人入讀。葵涌區小學校長會主席徐起鸝校長稱,葵涌區對跨境生而言可謂「越來越遠」,只屬暫時的紓緩措施,認為教育局應考慮長遠解決方法。

世襲生蠶食名校網學額

此外,有多間名校的九龍城41學校網出現世襲生蠶食,即是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超額取錄,削減統一派位的入讀學額。其中拔萃小學、喇沙小學均被蠶食6個的統一學額,分別只餘下24及84個。整個41網則有49個統一派位學額被蠶食,餘下478個,並與去年一樣向黃大仙43校網借學額,共183個。換言之,近四成學生雖置身名校網,卻隨時被派往黃大仙區學校。
11校網中西區則有嘉諾撒聖心學校、聖公會聖彼得小學等多間名校,網內統一派位學額更被世襲生蠶食74個學額,餘下605個統一派位,扣除自行分配學位學生,若其餘適齡學生全參與統一派位,每學額有3.2人爭奪。而14校網北角因區議會修訂條例,將北角官立小學(雲景道)劃入灣仔12校網,要向柴灣16校網內借86個學額,但當中包括提供25個統一學額、計劃明年停辦小一的聖馬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