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正舉行兩大嘉年華會,不少人興高采烈前往挑戰各款刺激的機動遊戲,但小心高速轉動或衝力強勁,隨時因頭部猛烈搖晃而扯傷頸部肌肉及軟組織,出現車禍常見的「馬鞭式創傷」,脊醫指可導致頸椎移位,出現頸痛、麻痹等症狀,低頭族或有頸椎舊患者更屬高危族,要慎玩機動遊戲。
記者:嚴敏慧
東華慈善嘉年華及友邦歐陸嘉年華登陸本港,前者主打360度環迴立體旋轉的機動遊戲「陀飛輪」,後者則有時速達110公里、鐘擺式360度旋轉加自轉的「MACH5」。註冊脊醫及物理治療師何應輝表示,玩機動遊戲隨時傷頸,後果可大可小。
出現暈眩手腳麻痹
何指,如陀飛輪、MACH5等均是透過高速轉動、製造離心力的轉動型遊戲,令參加者身體突然前後左右改變方向,加上不時加速減速,但參加者的身體卻被安全裝置固定,只有頭部有機會猛烈搖晃,過份激烈的衝力會令頸部肌肉、韌帶等受傷,出現馬鞭式創傷。輕則扭傷,出現頸膊痛楚、肌肉紅腫,重則可傷及頸神經及脊骨,出現頭痛、暈眩、手腳麻痹等。
馬鞭式創傷是車禍最常見的頸部創傷,何指,在車輛的撞擊衝力下,乘客身體有安全帶固定,頭部卻會猛烈前後搖晃,頸項有如馬鞭前後擺動而受傷,嚴重時可致全身癱瘓,甚至頸骨折斷死亡。他指,過山車、陀飛輪等機動遊戲,原理與撞車相似,且衝力更可從四方八面而來,故有機會導致相同的頸部創傷。
玩機動遊戲後出現頸痛,若是普通肌肉拉傷,一般一周會痊癒,何指,其間可冰敷紓緩痛楚,但若疼痛未解甚至更嚴重,或演變至慢性頭痛、頭暈及肩痛,就可能傷及頸椎,有可能頸椎的生理弧度已出現變化,或頸椎出現錯位,若未有矯正及治療,可令頸椎提早退化。
玩時頭部盡貼椅背
為防頸椎受傷,何建議玩機動遊戲時頭與頸要貼緊座位的頭墊,盡量將背部貼緊椅背,維持正確坐姿;但人不能過份繃緊,否則肌肉收緊更易拉傷。各樣遊戲以每周玩一次為限,讓腰、頸有時間休息復元,而長期低頭族若已出現頸痛,或頸椎曾經受傷人士,更不應玩過份刺激的機動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