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股市在今年一開始即大幅震盪,嚴重打擊市場氣氛。大家與其心灰意冷,倒不如積極研究如何重整旗鼓。以偏好歐洲與日本股票、適度透過投資債券分散風險、利用多元資產爭取分派收益等三種策略建立投資組合,有助抗禦今年的動盪市。
隨着全球流動性見頂,商業、信貸和估值等周期將日益重要。不過,過去數年一直主導投資市場的央行政策依然甚具影響力。美國已於上月重啟加息周期,雖然預料未來加息步伐將會溫和,但在歐洲與日本等主要央行繼續「放水」之下,美元將續呈強勢。
在經濟現狀與增長前景方面,美國的表現在一眾已發展市場中無疑較為優秀。然而美元強勢或會影響出口與企業營收表現,甚至會拖低今年盈利預測,加上美股估值已高,未來一年表現難免受壓。
相比之下,受惠於當地央行寬鬆的貨幣政策,歐洲與日本的股票估值較美股吸引,可看高一線,固然是在動盪市中透過尋找價值以提升回報的良策。但考慮到美元強勢,將資金投放於歐、日股票的同時,也必須安排貨幣對沖。
投資者同時也要適度投資債券,才能進一步分散風險。事實上,標普500指數與10年期美國國債回報再次走向相反方向。這表示,長債可以為側重於股票的投資組合進行對沖。因此,債券在資產配置上不可或缺。
爭取投資分派收益,是抗禦市況波動的另一個好方法。鑑於低息環境持續,全球人口老化與投資者越來越重視退休策劃,令市場對收益產品需求日增,而債券已不能滿足需求,故此投資者需將目光擴闊至多元收益資產。
貝萊德資產管理北亞有限公司
在香港,資料由貝萊德資產管理北亞有限公司刊發。此資料並未被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所審閱。
投資涉及風險。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基金價格及其收益可升可跌,並不能保證。投資者可能無法取回原本投資金額。投資價值亦可能受到匯率影響。文內所有分析均由貝萊德就其本身目的取得,並可能據此行事,所取得的任何研究結果僅屬偶然。文內所述觀點並不構成投資或任何其他建議,並可予以修改。有關觀點不一定反映貝萊德集團旗下任何公司的意見或其意見的一部份,且不證其準確性。
©2016 BlackRock, Inc.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