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昨日公佈去年第四季國內生產總值,按年增長6.8%,略低於市場預期的6.9%。我們認為,中國經濟正處於新舊經濟交替的時期。當中需要處理舊經濟遺留下來的問題,包括產能過剩和債務違約上升。所以中國經濟或進一步放緩,2016及2017年經濟增長預測或分別為6.3%及6.2%。我們認為今年投資中資股或可留意具結構性利好因素的板塊,例如是內房業。
我們預期,內房股融資成本下降和預期銷售上升,為結構性利好因素,有望支持內房股後市的走勢。企業融資方面,受惠於政府的政策支持,內房企業的在岸融資成本明顯下降。截至去年6月,27間上市內房企業,共發債2,020億元人民幣在岸債券,平均利息為4.98厘,較離岸平均發債利息低347點子。我們預期,2016年內房或會繼續於在岸市場發債,金額可望達至3,500億至4,000億元人民幣。
內房企業的平均融資成本(包括人民幣、美元、港元債券),可能由2015年上半年的6.6%,下跌至5.7%。估計融資成本,每下降1%,全年盈利可提高6.8%,預期盈利能力改善,或利好內房股表現。
銷售方面,最新的數據顯示,去年12月份70個大中型城市的新建商品房價格,39個錄得按月升幅,高於11月時的33個,當中深圳更按年急升47.5%。我們預期,由於去年一、二線城市的去庫存進度已大致完成,而同時一線城市的土地供應緊張。可能令一、二線城市的房價進一步上升,或推高今年全年房屋銷售金額,升至歷史新高的7.5萬億元人民幣,料對內房的盈利或帶來支持作用。
基於內房銷售向好及內房資金成本下降,料有利內房股後市。但由於中國宏觀經濟存在下行風險,而三、四線城市的需求仍然疲弱。選股方面,投資者應選擇負債水平較低,盈利能力較高及以一、二線城市為主的內房企業。
張敏華
花旗銀行環球個人銀行服務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本刊物是根據花旗投資策略及研究部所提供之資料。
所載之意見,推測,及預計為上述部門於報告日期之判斷,所有更改並不作預先通知。
©2016 Citibank
Citibank and Arc Design is a registered service mark of Citibank, N.A. or Citigroup Inc.Citibank(Hong Kong)Limited